如今南陽城急切難下,湖廣巡撫唐暉也顧不了許多,只好下令調他前來。

其實這便是湖廣巡撫唐暉用兵不善了。那尤世威和張外嘉手中有鐵騎五千,實力更勝傅宗龍祖寬麾下遼東鐵騎。

若是唐暉能夠將其調到葉縣進行會戰,縱馬馳騁,來往疾突,無人能擋,義軍便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地位。

結果這廝把五千精騎放到崇山峻嶺之中進行防禦,實在是大材小用、驥服鹽車。

正當湖廣巡撫唐暉調兵遣將的時候,那張順正立於王府山之上。

他對眾人指指點點道:“你們且看,有此觀測點,城外官兵動向秋毫畢現矣!”

那湖廣巡撫唐暉倒和張順英雄所見略同,正好立營於當日義軍攻城時立營舊址上。

一來,還有部分殘留,省卻了官兵些許紮營的功夫;二來,事有不諧,亦可退往北面的山中,以圖再戰。

而正對官兵營地的乃是南陽北門,喚作博望門。就是《三國志演義》中,諸葛亮火燒博望坡那個博望。

當然,實際上歷史中火燒博望坡的主人公乃是皇叔劉玄德。張順經曾雨柔講解,才知曉此事。

官兵的新一輪進攻開始了,一隊隊的官兵抬著長長的梯子,搭在南陽的護城河上,當作簡易木橋進行渡河。

早有義軍守軍射下箭支,湖廣兵披甲較少,頓時紛紛中箭。

失去防護的人體非常脆弱,哪怕是拉力較小的弓箭,也能釘穿士卒的身體。

受到貫穿傷計程車卒,一下子就失去了戰鬥力,甚至有的直接跌入護城河,撲通了兩下以後,只剩點淡淡的血花漂在河面上。

等到官兵渡過護城河以後,迎接而來的是乒乒乓乓的擂石、滾木。

南陽多山亦多石,是以城中較容易備下擂石。

原本南陽城中就有一些官兵備下的石塊,義軍接手以後,又從城外運入不少。

“財大氣粗”之下,一時間像不要錢一般擲下城牆。這些東西是碰著死,磕著傷,幾乎毫無防護的官兵,頓時一陣哀嚎。

也不知過了多時,填了多少人命,終於有官兵爬上了城樓,迎接他們的是密密麻麻的長槍攢刺。

有的人被刺成了刺蝟,有的人被刺成了肉串。屍體一具一具的拋了下去,又不知砸死砸傷了多少官兵。

如同血肉磨坊一般,湖廣巡撫唐暉的攻城既血腥又無趣。

城上的義軍幾乎殺的手軟,突然博望門城門大開,一支列著銳陣的搶陣殺將出來。

先是箭雨飛來,然後是長槍攢刺,頓時官兵大潰。

奈何因為護城河阻攔,官兵逃無可逃,大多數人不是跌入水中,就是被當場刺死,只有極少數踏著搭在護城河上的梯子,得以逃出生天。

城中的百姓聽鳴金聲再度響起,很有軍事素養的判斷道:官兵又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