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因為劫掠、燒殺、建銀等無差別的惡行,導致人人喊打。不但沒有儒士投靠,甚至連半耕半匪的“毛葫蘆”都恥與為伍,其名聲可知矣。

以至於從天啟年間就前赴後繼起兵的農民軍,流竄了七八年,依舊毫無建樹。

想到這裡,張順也無心在街上巡視,只喊起任光榮、任繼榮兩位兄弟,徑直尋那蕭擒虎去了。

結果當張順找到蕭擒虎的時候,他正指揮著士卒攻打一處府邸。

見了張順,蕭擒虎罕見的抱怨道:“這姓朱的是屬豬的嗎?”

“不但一窩一窩的生,還打了這麼多‘豬圈’。”

也難怪一向老實的蕭擒虎如此抱怨,小小一座南陽城,城周不過六里。

卻容納著除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唐王府外,還有九座規模稍遜的郡王府。

哪九個郡王府?分別是三城王府、新城王府、承休王府、湯陰王府、淅陽王府、文城王府、郾城王府、衛輝王府和新野王府。

除此九座郡王府之外,又有唐端王諸子:福山王、清源王、安陽王、寶慶王、永興王、德安王、永壽王等人府邸及數量不詳的郡主、府。

故而形成“南陽城中邸第相望,將軍中尉百數,宗室半居民”的局面。

蕭擒虎自入城以來,分遣麾下三千士卒,搜捕諸王府,人手猶嫌不足。

張順聞言也不由一愣,他先後打下了洛陽的福藩,汝寧的崇藩,自詡見多識廣,還第一次遇到如此棘手的情況。

“整個南陽城裡面,一半都是藩王、宗室?”真令人不可置信,張順不由又確認道。

“沒錯!”蕭擒虎這個土包子也有些傻眼,“不但居所佔據南陽一半以上,人口亦占城中人數近半!”

張順心算了一下,就算每個王府派遣二百士卒進行管制,猶需三千四百人。

若是朝廷趁機反擊,這仗就不用打了。

或許朱家王爺再爭氣一點,一家出百餘人不等,這南陽城當初自己就不可能打的下來了。

“怎麼辦?”蕭擒虎冀望的看著張順。

怎麼辦?涼拌!

任憑張順再兇殘,也做不出屠盡朱氏在南陽的宗藩之事。那樣的話,基本上和屠城也沒有什麼區別了。

張順想了想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怕什麼?”

“他走任他走,攔不住就不攔了。務必把王府財貨、糧食、地契等物資拿到手中。”

“其餘親王、郡王能捉幾個算幾個,不必苛求。”

“等到城中三心二意之輩走脫,剩餘之人才是我等義軍爭取的物件。”

“朱氏宗藩在此地民憤極大,矛盾尖銳,正合為我所用。我意盡分其田地、府邸與士卒、百姓,以絕其歸順朝廷之心!”

蕭擒虎聞言一愣,半晌才應道:“你這手可真夠狠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