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魚頭一說這事兒,張順正好惦記著起年前就開始準備的補耕、治蝗和換種三件事了。

他連忙命王錦衣喊來張慎言、呂維祺二人,問其進展如何了。

這兩人自張順開府以來,天天是起早貪黑,忙的是馬不停蹄。

那張慎言聞言連忙應道:“這些日子,老臣只顧核實田畝,捋清封賞,亦難矣。”

“原本溝通鄉里諸長老事宜,由呂公負責,我實不知。”

“不過,我早已經命陳經之採購了新鮮鴨子、雞子三萬五枚,如今不知孵雞鴨多少矣,正合牧之,以除蝗蝻。”

“其換種一事,我已命李百戶帶來老農教授洛陽附近百姓。一人學會,教會十人,十人學會,教會百人。一如如練兵之法,如今洛陽、嵩縣和盧氏三地盡會矣!其餘諸縣,義軍新據,尚未來得及教授矣。”

“夫種紅薯之法,不與粟麥同。反倒絕類稻米,需先育苗,再插秧。”

“其育苗之種,或用薯塊,或用薯秧,庶幾無差矣。及其苗成,再種入地中。其時殆需月餘。”

“而玉米之法,和粟麥一般,卻不可用耬車。反倒點穴下種,頗有上古遺風。如今天氣已暖,庶幾可以耕種矣!”

張順聽了點了點頭,又問道:“種子夠用否?”

“已請李百戶前往湖廣購買,如今算算日子,差不多也該到了。”張慎言連忙應道。

“嗯!”張順讚賞的點了點頭,又向呂維祺問道:“不知聯絡鄉里之事如何了?”

呂維祺聞言有幾分尷尬道:“洛陽已經勿憂矣,新安縣大概也差不多了,其餘諸縣還得努力!”

好吧,當初他才開了個頭,就因為內奸之事被關了起來,此事也怪不得他。

張順想了想,對兩人說道:“諸事繁多,我給你們重新劃分一下職責吧!”

“張公一直負責清理耕田、計算封賞之事,如今差不多已經完畢。日後,需一心一意負責育苗、補種之事。”

“呂公身為洛陽之人,一心關心鄉里鄉親,倒也是人之常情。我想請呂公三事為我一起辦了。”

“一曰:聯絡鄉里,務必使河南府士紳、三老支援我等補耕、除蝗及理清田畝的工作。”

“二曰:舍粥。如今正是青黃不接之時,百姓多有食不果腹之虞。還請呂公為我督察之,勸誡之,務必不要讓百姓白白丟了性命。”

“三曰:編制。自古以來,流民四起,百姓不得安生。如今有背井離鄉、無家可歸之人,還請呂公為我編制起來。”

“其法一如行伍,有戶編戶,無戶編丁。十則為甲,十一甲為裡,其裡設里長。”

“若有荒地及閒散土地,皆可安置之。又軍士新得土地者眾多,卻無法耕種,亦可請其代耕。其費用從軍士餉銀中扣除。”

張慎言和呂維祺連忙領命了,只是心中不免疑惑,那蝗災、旱災又當如何應對?

張順知道他們的心思,不由解釋道:“當初那韓霖向我講述蝗災的時候,我就知道他是個人才。”

“如今正是用人之時,我準備啟用他,專門負責除蝗、災荒等事。等到農閒了,又可負責水利之事,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張慎言和呂維祺兩個老傢伙早累的夠嗆,哪裡有什麼不同意之處?

不多時韓霖便被王錦衣喊了過來。他見眾人都在,連忙一一前去見禮。

張順便把準備讓他負責除蝗之事與他說了,那韓霖不由吃了一驚。

由於他是天教教徒,深知張順對天教不以為然的態度。

他原本以為張順把他喊過來,準備貶斥天教一番,不意竟然準備讓自己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