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所立營地,右依澗河,左阻紫微星堡,前覷洛陽城。張順自從洛陽城出兵攻打官兵營地以來,一直進攻官兵東南側,並無觸及其他方向。

所以當張三百率領賀錦共兩千人出戰的時候,官兵營地左側側翼便遭到了攻擊。

官兵正面洪承疇委派了陝西總兵官左光先和參將白廣恩進行防守,義軍一時間不能攻下。

而當張三百、賀錦出現在營地左側的時候,洪承疇只好再把臨洮總兵官柴時華派了出來,前來抵禦。

前番大戰,由於柴時華麾下人馬先潰,損失頗為慘重,如今只剩三千五百餘人。

自從那日左光先和洪承疇“秘密交談”以後,他心中一直頗為不安,疑其有圖己之意。

可他哪裡知曉,原來那左光先和洪承疇私下裡勾結,早把“順賊”當做戰功報了上去,如今正惶恐不安,哪裡有心思管他?

那洪承疇和左光先一舉一動,柴時華都看在眼裡,思在心裡,生怕中了他們倆的“奸計”。

如今聽得士卒傳洪承疇命令,命自己率領人馬守禦大營左側,他不由心中一個咯噔,生怕那洪承疇害了自己。

好在一路沒有什麼風險,柴時華率部安然無恙的來到了大營左側。他抬眼向城下望去,只見義軍軍容整齊,分為兩個大陣,列於城下。

一陣為步卒,豎“張”字將領旗;一陣為騎兵,豎“賀”字將領旗。

柴時華不識得義軍之中的好漢,便向左右問道:“此何人也?有何本事?”

官兵對義軍所知甚少,一問三不知。柴時華思量著:原來是無名之輩,想必這一回不是洪承疇要害我!

柴時華心思尚未放下,只見那“張”字將領拍馬趕到城外一箭之地,“吱呀”一聲,會挽雕弓如滿月,“刷”的一箭射了過來。

柴時華還每從沉思之中反應過來,只聽見一聲慘叫,扭頭望去,只見身邊一員親兵被賊將洞穿了鎧甲,一箭射翻在地上。柴時華不由駭然,這賊頭好大的力氣!

這賊人不是別人,正是張順的新任“大舅哥”張三百是也。這張三百天生神力,素來以“二郎真君”自居。

因此,他頗為喜用二十斤三尖兩刃刀和強弓,奈何本事有些,常常發矢而不中。

原本今日,他本想一箭射死那甘肅總兵柴時華,再趁亂攻城。不意一箭射偏,倒射死了柴時華身側的親兵。

好在輸人不輸陣,張三百依舊大喝道:“上面的狗官聽著,速速開門投降,否則下一箭休怪小爺取你狗命!”

柴時華聞言連忙向後縮了縮,心道:沒想到這廝守城厲害,洪亨九拿他沒有辦法;如今武藝本事也這般好,我須躲藏好了,莫失了性命。

柴時華這一躲不要緊,張三百不由在營下暗鬆了一口氣。他心道:若是這廝不躲不閃,我再發一矢,射而不中,豈不是失了威風?

有句話叫做“射的準,不如接的準”。這兩人倒也差不多應了此話,一個是歪打正著,一個是心虛膽怯,倒也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