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投名狀(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幾日舜王沉睡之時,城中有人掀起了叛亂。如今叛亂悉數被平。只是涉及呂先生親友門生,固有此問。還請呂先生照實回答,以免殃及自身!”張順對呂維祺的反應早有預料,便讓柳如是繼續念道。
呂維祺聞言不由打了機靈,既然張順已經指名道姓的提出自己門生元謀和兒子呂兆麟,想必已經有足夠的證據了。
愛子心切的呂維祺連忙應道:“當初老臣確實有異心,曾勾連了東門張氏、李氏;西坊王氏、秦氏、馬氏、伍氏;安國寺附近的王氏、錢氏、趙氏;關帝廟附近的周氏、盧氏、陸氏、嚴氏、魯氏;長夏門附近的吳氏、史氏、郭氏,共一十七家。”
“門下弟子元謀、袁應參、劉標亦有參與,唯有犬子呂兆麟忙與孟津王氏大婚,不曾參與此事。”
“哼,助紂為虐,狼狽為奸!你出賣起自己人倒是痛快的緊。”盧象升聞言不由諷刺道。
呂維祺老臉一紅,只是如今也不知道張順到底掌握了多少事情。他若是不能及時取得張順信任,不但兒子呂兆麟不保,恐怕自己也會有殺身之禍!
張順聞言點了點頭道:“東門張氏、關帝廟周氏、魯氏和長夏門郭氏四家及你門人袁應參、劉標皆為參與當日叛亂之事。”
“其餘一十三家已經家破人亡矣,男殺女奴,蓋莫例外。除此之外,他們又供出了呂先生門人元謀為主謀,呂先生兒子呂兆麟為次謀,不知呂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呂維祺一聽,兩腿不由一軟,連忙喊道:“舜王,冤枉啊!吾子不過十六七歲,還是個孩童,又逢新婚大喜,怎麼參與此事?”
“空口無憑,恐怕不能服眾!”張順聞言不由繼續寫道,“前些日子我率領義軍戰於城外,正是呂先生弟子元謀在城上指揮,才導致義軍將領‘亂世王’戰死,我亦深受重傷,幾欲喪命!”
“那元謀被我夫人在洛陽城上親手抓獲,又有城中一十三家大戶供詞,你又有何話可說?”
隨即,張順又讓柳如是呈上各自證詞、證言,以示呂維祺。呂維祺看了不由頭皮發麻,連忙應道:“元謀雖是呂某門生,呂某亦不敢袒護此人。”
“只是吾子呂兆麟實在冤枉,他自幼聰慧,讀書至今也多少有些用途。若是舜王心有疑慮,不妨把他留在義軍之中聽用,也算抬舉他了。”
呂維祺看罷證據,發現裡面不少出夾雜著兒子呂兆麟的名字。雖非隨著義軍監視起呂府,他便斷了聯絡,終究抵賴不得。
思來想去,舜王麾下正值缺乏人手之時,呂維祺乾脆一咬牙,準備把兒子也帶到這條“邪路”是。
張順一聽,不由展顏而笑,隨手寫道:“彼若肯投義軍,我求之不得,只是如今洪承疇新敗,義軍人手短缺,還請呂先生多推薦點人才才是。”
原來張順當時看完涉及呂維祺、元謀和呂兆麟的證據之後,發現除了元謀和左光先勾結給義軍造成重大損失以外,呂兆麟雖然向洪承疇透露些訊息,都是無足輕重罷了。
如今既然抓住了呂維祺的把柄,少不得要為義軍敲詐點好處出來。
呂維祺聞言果然面色作難,卻也不敢不應。他心知此事本來就在模稜兩可之間,處罰還是不處罰,全憑張順心意。
既然張順主動向自己要價,這是算是放過他們父子兩人了,但是他必須要向義軍交納“投名狀”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