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真是寬宏大量、心胸寬廣,有心懷天下之意,囊括四海之心,老朽拜服矣!”從來沒有聽說過“統一戰線”這種政治理論的張慎言,聞言不由讚歎不已。

張順笑了笑,客套了兩句。那張慎言這才遲疑道:“雖然如此,如今山雨欲來風滿樓,也不知洪承疇何時突然趕到洛陽城下。主公欲派遣何人前往,率領多少兵馬前往營救嵩山營?”

“我不須費一兵一馬,自然有人會前去營救!”張順聞言不由神秘莫測的笑道。

隨即張順和“闖將”李鴻基、“活曹操”羅汝才和“八大王”張獻忠三人歃血為盟,指洛為誓,相約宰割天下。

遂後,那李鴻基、羅汝才和張獻忠三人攜帶各自人馬,共精兵五千人向東而去,準備去運河附近奪取漕糧為食。

他們向東行了兩日,便到達了轘轅關附近。隨即探子來報,前面有大批官兵駐守登封縣城,以阻擋義軍東進。

三人不由大吃一驚,心道:此地距離洛陽城不過兩日路程,那舜王如何讓人偷偷摸摸摸到這裡來了?

他們連忙下令再探,不意李鴻基一舉胳膊攔著了探子,建議道:“茲事體大,不若讓我侄子‘一隻虎’李過前去探查一番,大傢伙也好心中有底。”

羅汝才和張獻忠倒無甚意見,便點頭同意了。於是,義軍大軍選了處營地,就地紮營住下。

等到深夜,那李過才氣喘吁吁的回來彙報道:“我已經探的明白,前面乃是河南巡撫玄默率領左良玉、李卑和倪寵三位將領在此阻攔我等。”

“據聞這登封縣城原本為舜王麾下將領李際遇所據,不意官兵人多勢眾,如今被圍困在玉山山上,一時不能脫身。”

三人聞言不由吸了口氣,相視一眼,然後思量起來。過來半晌,那“活曹操”羅汝才才說道:“既是義軍有難,我等三人又率領大軍路過,理當救之!”

“一來能夠全義軍之間的義氣,報舜王指點幫助之恩;二來我等本就要東出嵩縣,若是繞道,反倒怕再生變故。”

張獻忠和李鴻基相視一眼,兩人都有點不想做這種吃力不討好之事。

張獻忠不由反對道:“那左良玉的手段,我等皆是領教過的。莫說我‘八大王’,哪怕是兩位也不敢言必勝吧?”

那張獻忠雖然不知道在後來,這左良玉多次把他打得大敗,一度被後世網友奉上一個“張獻忠專殺”的名號,但是並不妨礙他有幾分畏懼此人。

羅汝才不由嘆了口氣道:“知恩不報,恐怕不是大夥的為人。更何況捨棄此路,我等又要繞道何處呢?”

李鴻基沉默了半晌,這才點了點頭同意道:“天下沒有白賺的便宜,想必此戰亦在舜王意料之中。俗話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等既然受了舜王的好處,也當為舜王解憂才是。”

“今日李某也受了一番教訓,終於明白了大丈夫當自立自成,豈能假於他人之手也?從今往後,你們便喚作我‘自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