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張順完成開市之事,一時間聲望無兩。隨即,他便安排了士卒維持秩序,防止錢財露白,有人起了歹意,擾亂了購糧的秩序,便回到了府中。

不多時李百戶、宋獻策等人便引著七八個商人走了進來,雙方見過禮後,分主次坐下。

張順這才笑道:“這次邀請大家過來,有兩個目的。一來,熟悉熟悉面孔,以便將來做個長遠生意,二來,便是想和幾位談一談長遠生意。”

“不知是何生意?”張順保價讓利之事,讓眾商人心生好感,不由連忙問道。

“無他,暫且依舊是糧食耳!”張順笑道,“義軍人吃馬嚼,細水長流,終非一朝一夕能夠滿足。幾位都是大商人,我準備向每位訂購十萬石,明年三月份之前交割完畢,不知諸位是否感興趣?”

眾商人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估算到:每家十萬石,合計就是八十萬石,這舜王麾下人馬竟有這麼多?

糧商和別的商人不同,每人一天能吃多少米,他們都心中有數,唯一心中沒數的恐怕就是張順準備備幾個月的糧食。

只是這些人精明是精明瞭,格局卻不夠大,覷不得張順虛實。

隨即有人便問到重點了:“不知舜王欲以何價購之?”

張順便笑道:“姑且還以一石一兩二錢訂購,若是糧價還有起伏,隨行就市,定然不會讓幾位虧了,不知怎麼樣?”

這幾個人心中估算了一下,這價格雖然利薄了一些,終究還是有的賺。

更況且張順的人品在剛剛開市的時候已經展示的淋漓盡致,對方也對張順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礎。

當然,在過往交易中,他們也不是沒有遇到過那種先以小恩小惠解除了自己的警惕性,再耍自己一把狠的之人。終究如何決斷,還是要看自己的眼光。

有能沉住氣的,自然也要沉不住氣之人。有人立馬應道:“舜王的人品我們王家是信得過的,莫說十萬石,就是百萬石,只要舜王敢訂,我們家就敢送。”

眾人一看,竟是蒲州王氏,不由大吃一驚。隨即其餘眾人哪裡還不明白,這王家是要下注了。

眾人私下算計一番,十萬石糧食多少也能賺個萬餘兩白銀,也不算少了,值得一賭。

於是,也連忙紛紛表態道:“舜王仁義,我等皆為異議。”遂後,雙方擊掌為誓,合約乃成。

如此大約數十日,一切事情皆步入正軌。張順除了每人檢視一下糧食購入情況以外,多餘的精力更放在士卒訓練和武器製造方面。

而義軍方面,那“闖將”黃來兒跟隨“闖王”等人與張順合營以後,便被派遣到新安駐守,以防備、警戒西面的洪承疇出擊。

這一日“闖將”靜極思動,又值年關,便派遣侄子“一隻虎”前往洛陽城採買糧食、年貨,準備過節。

不曾想,侄子“一隻虎”天剛亮便去了,不到日中便慌慌張張的跑了回來。

“闖王”不由喝道:“何事慌張?做事兒成何體統!”

“不好了,叔叔,不好了!”“一隻虎”連忙跑到跟前,氣喘吁吁的低聲喊道,“洛陽城如今已經傳遍了,我那嫂嫂那日並未投崖死去,反倒被‘擎天柱’那廝擄去。可憐我那嫂嫂被她擄去了以後,日日侮辱,如今連小崽子都生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