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農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既然耕地之事已經決策完畢,那就該輪到耕種之事了。
於是,張慎言便站起來諫言道:“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主,糧以農而產。是以春不種,則秋不收;農不耕,食則無!臣請言農事,以備不虞!”
呂維祺聞言暗道不好。自古以來起家者,首重農事。昔日宇文黑獺均田地而立府兵,西魏失其權柄;曹孟德設屯田而置青州兵,東漢名存實亡。
此二者皆奸臣梟雄是也!今張順亦如此,其不臣之心可知矣!
此事本就依照二人計劃行事,張順如何不準?
那張慎言便侃侃而談道:“河南久旱,逾年而無雨,臣乃出城觀之,禾苗多死!若是坐視不理,吾恐明年顆粒無收矣!到時候,民無所食,軍無所餉,大事不濟矣!”
“為之奈何?”張順連忙做好捧哏。
“長久之計,莫過於興修水利,灌溉施肥!”張慎言繼續應道,“只是如今火燒眉毛,不得不急。依我之見,過往年當及時補種方是正理!”
“不僅義軍要進行補種,連治下百姓亦當組織起來一併補種,來年方無乏糧之虞!”
張順聽了,不由心中一動,連忙問道:“那不知以張公之見,應道補種何種莊稼為佳?”
張慎言一愣,這個兩人倒沒仔細商議過,便依照原本想法回答道:“河南之地,所種麥子,耕於秋末,熟於兩年五六月份,謂之‘秋小麥’。”
“若是補種,可於春天播種,五六月份再收。只因沒有過冬,卻是難以入口,謂之‘春小麥’。”
“麥畝產兩石餘,低於稻米,高於粟米,正可補荒年之不足!”
張順沉吟片刻,突然反問道:“不知這麥子耐旱否?”
張慎言搖了搖頭道:“若是耐旱,也不會有禾苗枯死之事了!”
“若是來年繼續大旱,那怎麼辦?”張順提出了一個自己最擔心的事情。畢竟現實不是玩遊戲,能夠存檔重來。若是來年繼續大旱,田地顆粒無收,自己不等官兵圍剿,士卒便會自行散去了。
更何況,他隱隱約約想起好像明末本就是天災不斷,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吶!
“這......百姓不會如此不幸吧?”張慎言有點不確定的說。
“今年天氣反常,不可不慎!”張順皺了皺眉頭,提出了自己的擔心,“在座諸位皆是大才,不如集思廣益,想一想辦法!”
“如此也好!”見張順若有所指,張慎言便姑妄觀之。
果然李百戶聞言不由站了起來,笑道:“既然如此,那少不得我拋磚引玉一番。”
“前些日子我前往湖廣之地,倒見了兩件新奇之物,便購來讓大家嚐嚐鮮。”
言畢,竟然命人抬進來兩個荊條編制的大筐出來。
眾人看士卒的吃力的樣子,頗為好奇,連忙圍上去一看。只見一個筐中放著一頓紡錘型的食物,好似大號的芋頭一般;另一個筐中則盛滿了一紮多長的棒子,上面佈滿了密密麻麻小指頭大小的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