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鐵模鑄炮(第2/2頁)
章節報錯
按照連續五六次齊射計算,少說義軍手中也得有八十門以上火炮,甚至一百門可能都不止。
洛陽城雖是藩王重地,終究不是邊關重鎮,怎麼可能有如此多的存炮?
即便是賊子日夜不停的鑄炮,也不可能一口氣鑄造一百門重炮。陳奇瑜本來以為自己勝券在握,哪裡想到會發生如此變故?由不得他氣急敗壞。
稍微冷靜了片刻,陳奇瑜這才盯著楊化麟問道:“曹文詔部何在?可有回信!”
楊化麟心裡一顫,連忙膝行了兩步,向前趴下回道:“我已經派出去兩撥信使,至今猶未回信!”
“你不是說,兩日之內必到嗎?”陳奇瑜聲音冷的都快滴水成冰了。
“之前曹文詔部是如此回信!”事到如今,楊化麟只好死鴨子嘴硬,硬挺到底了。
“速速再與我派人連續,若是再無音信,不要怪老夫軍法從事!”陳奇瑜閉上眼睛,仰天而嘆道。
楊化麟頓時全身發冷,連忙低聲應了。他知道這是總督陳奇瑜給自己的最後通牒了,若是此事再辦砸了,哪怕自己是他的親信也不會再容情了。
其實倒怪不得陳奇瑜無情,如今諸事不順,已經引起了他不好的預感。
事事出人意料,莫非這是一個圈套?
也難怪陳奇瑜疑慮重重,哪怕是張順也沒有想到,當初自己提一句的“鐵模鑄炮法”會成為守住洛陽城的關鍵。
原來當初張順向張都督提出“鐵模鑄炮法”以後,他倒沒有像劉鋼那樣一口否決,反而製作了鐵模,多番試驗了一下。
結果發現,製作完鐵模以後,在內壁塗刷上泥灰漿,不但可以多次使用,而且鑄造的火炮沒有沙眼、蜂窩,大大提高了成品率。
要知道以往泥模鑄炮法,往往十不存一。鑄造完畢以後,需要反覆檢視試驗,方能挑選出可用之炮。
當然,同樣“鐵模鑄炮法”也不是沒有代價。最大的問題是鑄造的火炮質量遠不如泥模鑄炮槊鑄造的火炮。
這個時代沒有儀器檢測,張都督等人當然不知道。泥模鑄炮法所鑄火炮,由於冷卻較慢,一般鑄造出來的材質都是灰口鑄鐵。有個別鑄造水平了得的,會出現雜質較大的鑄鋼或者球墨鑄鐵。
而“鐵模鑄炮法”所鑄火炮,由於冷卻過快,鑄造出來的火炮炮體卻都是白口鑄鐵。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陽城犁鏡,便是用鐵模鑄造而成。這犁鏡又硬又脆,十分耐磨。
不過,這批火炮質量雖然不佳,但是作為守銃卻足夠了。對守銃來說,因為不需要機動,過重的重量不是問題。
又不需要“擊遠”,往往以發射殺傷面積大的霰彈居多,對膛壓要求也不高。
如此以後,義軍日夜不停的鑄造,堪堪在官兵到達之前完成了火炮的準備工作。
再加上韓霖、高一志對洛陽城的改造工作,官兵面臨著源源不斷的火炮彈幕,再也無法輕易拿下這座城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