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挫其鋒芒(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年人或許沒有年輕人那麼有激情,卻因為經歷的太多,遇到事情早已波瀾不驚。
張順於崇禎五年六月初起兵,如今是崇禎七年十一月中旬,前後不過兩年五六個月罷了。
當初張順不過是個落魄的少年,如今早已經成為一方巨梟。
紅娘子和張慎言對他的傳奇經歷雖然讚歎不已,終究是半路入夥。不如趙魚頭這樣完整經歷了張順起兵的全過程,目睹了張順從無到有的全過程,來的震撼。
趙魚頭看似說了一通廢話,紅娘子和張慎言皆聽出來了趙魚頭對張順的信任之情。
是的,只用了短短兩年便能攪動天下風雲,還有什麼事情對張順來說是不可能的呢?
若是他們能夠在此地堅守數月,依照他們對張順的瞭解,天下之事猶未知也!
紅娘子猶豫了半天,終究捨不得洛陽城的基業。她便銀牙一咬,直接下令道:“守!”
新任河南總督陳奇瑜自潼關而出,行軍四五百里,便趕到了函谷新關。
函谷新關其實便是漢函谷關。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冊封名將楊僕的時候,對他說道:“關內的土地已經都分完了,你就做個關外侯吧!”
家在原來函谷關以東的楊僕不想做個被人恥笑的“關外侯”,便向漢武帝建議道:“我願意出錢為國修建新關,成為關內人氏。”最終漢武帝同意了,楊僕也如願以償的成為了“關內人”。
只是這漢函谷關距離長安較遠,地形有沒有原本的函谷關險要,後來重要性便漸漸降低了起來。
不過,對於洛陽來說。因為距離較近,這函谷新關便成為了扼守“北崤道”的西大門。
如今函谷新關雖然早已經廢棄,卻被官兵輕鬆佔領了。陳奇瑜不由大喜過望,高興的對左右說道:“從此東出,洛陽再無險要。如今賊人大軍又在永寧和京營僵持,此天賜良機也!正合一鼓作氣,奪下洛陽城!”
“副總兵楊化麟!此計乃你所出,我命你親率兩千精騎,倍道兼行,奇襲洛陽城。我自率大軍壓後,為你掠陣。此戰如若有失,唯你是問!”
楊化麟聞言不由大喜,正是因為他是陳奇瑜的親信,又甘於替他背黑鍋,才得此人如此看重。
河南總督陳奇瑜此次率領八千人馬之中,騎兵僅有二千四百人左右,幾乎把麾下所有的機動力量都交付了出去。
楊化麟深知陳奇瑜的期望,他連忙保證道:“督師且把心放在肚裡,末將定然長驅直入,拿下洛陽城!”
雙方都沒有說“立下軍令狀”的胡話,畢竟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萬一事有不諧,豈能行那“揮淚斬馬謖”之事?
函谷新關至洛陽不過五十里,那楊化麟率領二千精騎,不過半日功夫便趕到了洛陽城下。
彼時,張慎言與韓霖、高一志正在西門麗景門;紅娘子與張都督、趙鯉子正在北門旺喜門。
官兵兩千騎自洛陽西北而來,每五十騎為一小隊,持一小旗。共分為四十小隊,列橫陣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