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自從張順親率大軍,倍道兼行先於京營一天到達並攻下永寧縣,勝利的太平已經偏向了義軍。

只因快了這一天,張順既獲得了情報優勢,又做好了戰鬥的各項準備。

當魏從義前來抱犢寨負荊請罪的第二天早上,李三娘和陳長梃便終於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全部情報。

李信親自一人雙馬返回到抱犢寨,向他們兩人彙報了京營的最終動向。

於是,陳長梃對李三娘拜了一拜道:“既然官兵沿著洛水一路東去,定是準備約戰主公,抱犢寨已經無礙矣。還請夫人看顧好營寨,長梃願意率領營地剩餘可用之兵,翻山越嶺助主公一臂之力!”

李三娘聞言不由笑道:“奴家先行謝過伯伯了。只是我一個婦道人家,手底下無兵無將,又如何壓制那些懷有異心之輩?”

“若是與我留些兵將,寨中兵馬本就不甚多,反倒削弱了伯伯的實力;若是不留兵馬吧,我又怕看顧不好營地。”

“這......”陳長梃聞言倒是一愣,這些時日李三娘常常以主母身份示人,率領眾人收割穀子,拾掇不聽話之輩,倒也有個七八分紅娘子模樣。

更何況此女此前活捉過韓廷憲,在士卒之中也頗有威望。陳長梃只是當她能抵得事兒,不曾想關鍵時刻卻掉了鏈子。他不由連忙問道:“這可如何是好?”

李三娘胸有成竹,連忙說道:“此事說難也難,說容易倒也容易。只需我帶領那幾個不安分之輩,與伯伯一同前往。藉助伯伯虎威,量他們也不敢翻天!”

呵呵,陳長梃就知道最終是這麼個結果,他私下裡不免對張順生出來幾分同情。

不過,一想到自己的黃臉婆和馬英娘之事,陳長梃也沒了好心情。他為難的對李三娘說道:“此計雖好,奈何此行要翻山越嶺,日夜不休,只是苦了夫人!”

“我又不是那小腳婆娘,怕得了什麼?”李三娘聞言一喜,連忙解釋道,“當初我千里迢迢來尋張生,一路上不也靠兩條腿走來!如今有了坐騎,難道四條腿反倒走不過當年兩條腿不成?”

陳長梃一聽,倒是這麼個理兒。李三娘兇悍猶自自家婆娘之上,想必也不會耽誤了正事兒。

於是,他便問道:“不知夫人要帶上何人,與大軍一同前往?”

“張公的公子張履旋是個讀書人,想必也喜歡看看山山水水。還有那潤城捉來的吳先,在寨中養傷已久,如今已經痊癒,應該也想出門散擅心。”

“至於魏將軍,與義軍報信有功,應當給他個機會,一同殺敵才是。”

陳長梃一聽,不由稀罕的看了李三娘一眼。他心道:“這婆娘粗手粗腳,沒想到倒是個心思透亮的人。”

原來如今義軍營地之中,那張履旋屬於半俘虜半人質的存在。而遊俠吳先自從被張順捉了以後,原本張順想尋個機會勸降此人。不曾想,隨著事情繁雜,而麾下將領越來越多,他倒是顧不上了此人。

而那魏從義本來就和義軍若即若離,其麾下士卒又頗為精銳。若是生有異心,恐怕營地難保。

李三娘說出這三人名字,倒是徹底抓住了營地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