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長,即山中長老之意。因為書院多依名山大川所建,故曰山長。

山長之名,起於五代,肇於宋代。宋代以山長為學職,故而流傳至今。

這山長又有洞主、堂正、院長別稱,乃是掌管院務的最高執掌人,頗為類似後世的校長身份。

其下又設“講書”“經長”和“堂長”等職,講書多有教師擔任,負責講解經書之事。經長則在學子中選取精熟經籍者擔任,負責為生徒解疑釋惑。

而堂長則類似後世班長之職務,負責學子督課考勤、課堂記錄、收集諸生問題等閒雜事務。

那山長早已年邁,夏日睏乏,不知不覺之間迷迷糊糊起來。正要入夢,突然聽到書院內一陣喧譁,他一個激勵怕了起來,怒罵道:“堂長何在?怎生不督促學子讀書,反倒聒噪起鬨?”

不多時,只見一個年輕的後生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大呼小叫道:“不好啦,山長......”

那山長聞言益怒,當頭喝道:“我往日如何教你?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若是遇事不能平心靜氣,如何能夠養吾浩然之氣,行煌煌正道?”

那堂長裂了裂嘴,有幾分畏懼的指著外面說道:“山長,院裡來了一夥土匪,要把我們綁過去做幫兇!”

那山長聞言一愣,不由打了個哆嗦,低聲訓斥道:“事急從權,你何不早說?”

言畢,竟然東張西望,直到尋得一處可藏身之處,方才爬了過去。

那堂長驚的眼珠子都要蹦出來了,連忙問道:“山長,如今人心惶惶之時,還請你前去主持正道。你如何往床底下鑽了過去?”

“蠢材,你給我小聲點。聖人尚且說:大杖則走,小杖則受。面對父親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土匪呢?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那堂長聞言眼睛一亮,連忙應道:“山長教訓的是,學生這便記下了!”遂後,他竟也撩了衣服,一同鑽入到山長的床底下。

話說,那李際遇帶了精兵,輕輕鬆鬆便攻入到嵩陽書院院內。

這書院內都是些文人墨客,倒也沒有幾分本事。即便有幾個精於弓箭武藝之徒,沒有組織,也擋不得什麼事兒。

只是片刻之間,李際遇便控制了這幫文人。只是前後清點一番,共計七十一人,除去請假及外出未歸者,獨獨少了書院的山長和堂長。

李際遇生怕張順懷疑自己不盡心盡力,又連忙一邊命令士卒前去尋找,一邊準備拷問書院的書生。

好容易忙活了半天,這才從山長床下把這兩人拖了出來。

那山長已經六十多歲了,鬚髮皆白。他讓眾人幫他尋了半天,方發現纏繞在頭髮上的幾根蜘蛛網。

待到他整理完畢衣冠鬚髮,這才鎮定的笑道:“人已經都齊了吧?齊了咱們就出發吧!”

言畢,突然好像又想到了什麼,連忙低聲向李際遇問詢道:“大王,不知是否還需要我等攜帶點什麼?”

眾人不由面面相覷,相顧無言。那李際遇也覺得事情有點出乎意料,好半晌才憋出一句話來:“我義軍應有盡有,倒不須攜帶其他物件。”

“只是老先生,您這無恥有點多,能不能稍微少攜帶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