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賊也捉賊(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張順佔據盧氏縣城以後,每日不間斷派遣人員,去那深山溝壑之間尋那安身之所。
閒來無事,張順除了應酬、監視城中王、李、盧三姓及白縣令以外,還特意將縣衙之中的魚鱗冊等資料一應調來檢視。他發現這盧氏縣城周不過四里,乃是一小縣城,但是其下轄編戶卻有三十二里。
明制一里下轄一百一十戶百姓,也即盧氏在冊人口有三千五百二十戶。此地雖然是窮山惡水之地,卻勝在面積廣大,氣候適宜,人口也頗為眾多。
更況且此冊乃是明初明太祖洪武皇帝時期統計而成,後世雖有增加勘驗,大體未有太大變化。但是根據歷朝歷代,戰亂終止以後,人口就會有一個爆炸式的增長,其縣實際人口或為在冊四五倍不止。
正當張順正在惡補盧氏縣相關資料,突然門聲一響。只見悟空推門而入,跑了進來大聲喊道:“不好了,師傅!”
張順聞言一驚,連忙放下書籍,站了起來問道:“何事驚慌?可是有官兵來犯?”
“這......這倒沒有!”悟空撓了撓頭,憨笑道。
張順一聽事態不緊急,便知這廝又是一驚一乍了。他穩了穩心神才厲聲喝道:“哪是何事?怎生如此驚慌!”
“師傅,你那家僕劉應貴被賊人抓了。那賊人說是要你掏出三百兩銀子來贖,不如就一刀兩斷,立即殺了!那劉應貴素來喜歡與我玩耍,我怕他被人殺了之後,就沒人和我玩了。”
張順聞言氣極而笑:“什麼人這麼大膽?竟敢綁到我堂堂舜王麾下!”
原來這幾日劉應貴依照張順命令,帶著十來個人到處尋找那安身之處。此人乃是他爺爺劉牢頭投獻給張順的家僕,雖然不甚機靈,卻為人實誠,最為忠心,頗得張順信賴。
他這次做事也是如此,不敢有一絲懈怠。一路上,他翻山越嶺,到處打探、尋找。
不曾想這劉應貴年輕無知,又不懂遮掩,便不小心犯了當地忌諱。
原來在這盧氏縣東南七八十里外有一個抱櫝山,山上有個抱犢寨。這寨子裡有個寨主叫陳淘金,本是當地大戶。
只因他無意之中聽說有村民在附近發現了金礦,便把人綁了。日夜拷打,等到拷出來地點以後,然便將人殺了,奪了那條金礦。為了防止他人染指這條金礦,這廝乾脆聚起來二三百礦徒、奴僕、莊戶,一來保護這條金礦,二來卻做一些殺人越貨、姦淫擄掠之事。
這廝壞事作盡了,便被人告發。他為了躲避官府圍剿,便帶領這些礦工、地痞無賴等人在莊子跟前的抱櫝山建立了一座抱犢寨。
此地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官府數次圍剿皆被他大敗,於是此人越發猖狂起來。
那一日劉應貴帶領士卒前往距離這抱犢寨不遠的三川集打探附近地形,被這廝得知了。那劉應貴又是外地口音,他只道是官府探子前來尋他,便帶領三五十匪徒埋伏在劉應貴必經之路。
劉應貴猝不及防,麾下士卒又沒有穿戴鎧甲,頓時便被對方擊敗了。除了兩三個人逃了出來,其餘諸人不是被對方殺了,就是被對方捉了。
這廝捉了劉應貴幾人以後,一經審問,才得知捉錯人了,便要將他們隨手殺掉。
劉應貴往日老實的如同木頭一般,這時候突然開了竅,連忙喊道:“我乃大戶人家奴僕,這幾日我家官人從京師回來,準備衣錦還鄉,尋一處風景優雅之處建一座山莊安身。你若是圖錢,可使人送信與盧氏縣中,家主定然讓你不會白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