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效仿排座次,張順和其他義軍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當初閹黨魏忠賢為了打擊自己的對手,故意編了一個將一應對手一百零八人編入其中。

張慎言曾經舉薦過東林魁首趙南星,當然是一等一的東林黨人,便被魏忠賢排為“地猛星神火將”。

張道浚聽聞張慎言揭自己的短,也忍不住罵道:“朝上結黨營私,下野為賊張目,也敢稱剛正不阿?山西巡撫耿如杞其罪當誅,若非你朋比結黨、袒護與他,如何被罷了官職?”

張順不是官場之人,聞言頓時一頭霧水。於是他也不阻止這二人互揭老底,聽了半晌張順才終於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原來這話還得從當年袁崇煥說起,這廝欺負崇禎年幼無知,誇口“五年平遼”,結果戰事不利,平遼平到了北京城下。

這時候山西巡撫耿如杞、總兵官張鴻功率領五千人赴援京師。結果朝廷指揮混亂,今日守通州,明日調昌平,後日轉良鄉,來回折騰,士卒因為不能得到補給,便發生了譁變。

然後,這薊遼督師袁崇煥、山西巡撫耿如杞、總兵官張鴻功都被下了大獄。

這時候袁崇煥遭到審判,便聲稱和當朝首輔錢錫龍、兵部尚書王洽有勾結。

這時候張道浚已經投靠周延儒,藉助袁崇煥一案,趁機攻擊錢錫龍等人,還洋洋得意的對崇禎皇帝說自己早就知道袁崇煥這人不可靠。

崇禎皇帝很憤怒,就問他既然知道,為何不早說?張道浚這廝也是實誠,連忙上疏說自己某年月日上疏彈劾過袁崇煥,弄得崇禎灰頭土臉。

結果周延儒和溫體仁等人合力拉下了錢錫龍,卻最終被溫體仁撿了果實,只好告病回鄉。那張道浚失去了靠山,又作為衝鋒干將得罪了這麼多人,哪裡能好?

遂後就被趕出朝廷,貶謫雁門關。然後才有了他試圖將功贖過,自辦兵丁剿匪之事。

再說這張慎言,本也是東林干將。只是趙南星去後,張慎言與王洽為善。

周延儒正得帝心,便趁崇禎二年清軍入關造成的危機,攻擊王洽“兵備禦疏忽,排程乖張”,指揮不力。

當時崇禎皇帝便欲治山西巡撫耿如杞、總兵官張鴻功的罪,並任命張慎言處理此事。張慎言不肯判此二人死罪,也得罪了崇禎皇帝,結果也被罷了官。

張順藉機吃了個大瓜,不由心道:平日看你們兩人人五人六,沒想到到頭來都是內鬥好手!只是可惜了那山西巡撫耿如杞、總兵官張鴻功丟了性命。

張順正感嘆之時,不曾想又聽聞那山西巡撫耿如杞曾經與主事鹿善繼、張鶴鳴,又一起排熊廷弼而包庇王化貞,遼東疆事由是大壞。

張順不由呵呵一聲:感情你這廝是自作自受?原來“熊蠻子”搞得有聲有色,結果你們幾個瞎摻和,沒想到有一天後金帶兵入關,你自己反倒被自己坑了!

這下子張順知道為啥這大明這麼快就亡了,感情你們都是內鬥高手!

想到此處,張順親自倒了兩杯茶水,分別遞給張慎言與張道浚,笑道:“二位且潤潤喉嚨,稍後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