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祭祀河神(第1/2頁)
章節報錯
身處絕境,張順只好把麾下幕僚、將領一併招來問計。眾人聞言皆是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對。
張順只好把問題拆解了,詳細問道:“如今身處險地,三面被圍,一面臨水,理當如何?”
“若潰圍而出,當從何處潰圍而去,亦當趕往何處?若渡河而去,又當如何渡河,今後當如何行事?”
這時候張慎言才勉強站起來說道:“如今三面被圍,依我之見,其實未必。”
“官兵雖然已經佔據天井關、舜王坪營地、懷慶府等地,其實尚有一處尚未合圍。此地便是那垣曲縣,總兵張應昌雖然屯兵平陽,如今不知何故,竟沒能夠及時東來,佔據垣曲,我軍便有了迴旋的餘地。”
“將軍若是準備潰圍而出,理當當即立斷,率大軍西出垣曲,擊退張應昌,便能逃出生天!”
蕭擒虎聞言皺了皺眉頭,提醒道:“圍三闕一,兵法之常。我身為獵戶,捕獵虎豹,亦常如此,主公不可不慎也!”
張順聞言皺了皺眉頭,知道他們的意思。如果義軍準備潰圍而成,這垣曲便是最後一個突破口,當然也很可能是一個陷阱,究竟如何,情報不足,只看你敢不敢賭上則成千上萬條人命!
張順不好決斷,只好繼續追問道:“若是渡河,又當為何策?”
諸將聞言撓了撓頭,絞盡腦汁思索起來。沒想到這時候趙魚頭見大家多沒有說話,便站起來道:“主公,我本就是這黃河舟子,略知一二。我便說一說愚見,說的不好,也請大家不要笑話!”
他是宋獻策、陳金斗和悟空之後第四個“從龍”之人,別人哪裡敢笑話他?
只是他跟了張順以後,隨著越來越多有本事之人加入,便很少參與這個軍政之事了。
張順對他頗為尊敬,連忙請他坐下說話。那趙魚頭才斜簽著坐了,說道:“主公最近事情繁忙,糟心事太多,想必沒有想起那‘河神’黃守才。”
“之前我聽說主公請他送‘黃河石’,付了五千兩銀子。一塊破石頭,他何德何能敢收這許多銀兩?原本主公想讓他幫忙購進糧草,他也沒有購來,只是幫助李百戶運輸了一趟罷了。”
“我深知此人,不是貪財的性子,又是最講究義氣之人。如今他得了主公的好處,定然會拿自家性命來還。”
“我那孫子自幼便在這黃河長大,泡在這河水裡,如同魚兒一般。主公可遣他夜裡泅渡此河,去尋那黃守才。此人在舟子中威望無兩,定然能召集來許多船隻,協助主公渡河!”
張順聽了不由拍案叫好,連忙問道:“只是這樣,那黃守才豈不是犯了該死的罪,牽連了一家老小?”
“主公仁義,身處險境,仍然不忘他人安危!”趙魚頭趁機拍了個馬屁,繼續說道,“只是這黃守才上無老下無小,光棍漢一個,怕什麼牽連?”
“更何況他既然用了主公五千兩銀子,豈能白用?我聽說秦淮河上的名妓,贖身錢也不過一兩千兩罷了,他‘黃守才’還能比名妓身價還高?”
“我見主公前番便想招募此人,此番正好絕了他的歸路,豈不更好?”
張順聞言見大家均沒有其他意見,便拍板道:“如此,我們便使這渡河之策,大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