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變蛟身披重甲,行動不便,和李信剛交手數合,便被李信一槍刺中。幸好他鎧甲厚重,李信不能刺入。

不過曹變蛟也吃了一驚,正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李信看起來較為瘦弱,可是這槍法端的厲害。

善使長槍之人,不但是槍法犀利,這一紮也有講究。其發力技巧起於腳跟,發於手稍,傳於槍根,達與槍尖,一氣呵成。

所以這長槍發力乃是整體之力,使槍之人臂膀之力未必需要力大無窮,仍能夠一槍洞穿金石。

若非他身披雙凱,只這一槍,便要了曹變蛟的性命。曹變蛟生怕他下一槍力使實了,一槍扎中自己的要害,連忙呼喊左右家丁護衛。

好在李信來孟門隘口之前,張順特意撥給他五十親衛作為護衛。這些人多是懷慶府武師出身,個個自幼練的一身好武藝,雖然比不上曹變蛟麾下家丁精挑細選,經歷戰火以後,也個個是響噹噹的好手。

他們有的人本就與李信頗熟,更是遠用弓箭,近用刀槍,與曹變蛟及其家丁戰作一團。

曹變蛟本來率領精銳就少,登城之輩更是寥寥無幾。他這邊被李信拖住,其他地方自然是落入下風,紛紛被義軍或殺死,或被退下城牆。

曹變蛟眼見不妙,恐怕自己走不得脫,只得且戰且退,靠近城牆邊緣。

這時候有幾個護衛高呼一聲:“小曹將軍,切勿忘記我等家人,汝速去,我等自死也!”

言畢,竟然不管不顧,衝了上來,和義軍拼起了性命。義軍一時間抵擋不住,只得後退幾步。

等到李信趕上了,殺盡這幾個家丁,曹變蛟早趁此機會縋下城牆,逃出生天去了。

李信只得在城上喊道:“‘小曹將軍’,好大的名氣,也不過是個貪生怕死之輩!”

曹變蛟輸人不輸陣,也高聲應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時得失,何足道哉?汝等龜縮此城之中一時,焉能龜縮一世耶?下次再攻,我必取此城,必取爾等項上首級以祭拜今日兄弟!”

“爾其亦有徒呈口舌之利的時候,真是聞名不如見面!”李信也藉機諷刺道。

這一招卻又是學自張順,以口舌之利以沮對方士氣。李信和張順相處日久,便也學會了三分本領。

那曹變蛟雖然驍勇善戰,可是終究不是能言善辯之人,幾句話被李信說的啞口無言。果然其餘士卒皆知自家吃了大虧,不由大為沮喪,士氣大跌。

曹變蛟見事不可為,只好留下十餘人監視關寨動靜,帶著其餘士卒灰溜溜的敗退而去。

李信見此不由大喜,心想:果然主公所言極是,三寸不爛之舌亦可當百萬雄兵。我如今不費一兵一卒,便能說退曹變蛟,又可多防守一些時日了。

話說,曹變蛟敗退回去,見了叔叔曹文詔,不由羞愧難當,請罪道:“將軍,敵人已經在隘口砌築關寨,前關後寨,日夜堅守,我多次親自率兵攻打而不能破,還請將軍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