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也都是些烏合之眾,若驅之與官兵苦戰,只怕還未接敵便一鬨而散了。不過,陳長梃跟隨張順久了,也多了幾分心眼。

他乾脆利用人多的優勢,遍佈眼線於彰德府一州七縣和附近直隸的順德、廣平和大名三府。

沒想到廣撒網、多撈魚,卻撈到了一條大魚。他麾下這些豪傑竟然無意中抓獲了鄧玘等人寫給京營王樸的書信,得知官兵將攜帶紅夷大炮前來,用來對付張順等義軍。

陳長梃連忙一邊派人送書信與張順,一邊命人加強了對直隸地區的探查力度。

這五營義軍本來就是烏合之眾,見不必與官兵交戰,更是樂得如此。他們又都是本地人,沾親帶故的村民不少,相互拖個人情,觀察個動向,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把順德、廣平和大名三府探查了個底朝天。

連盧象升昨夜起了幾回夜,倒了幾回夜壺都搞得一清二楚,更不要說什麼京營王樸了。

要說京營,在大明初年,那是跺一跺腳,地球都能抖三抖的角色。

當初朱棣奪取皇位以後,遷都北京,便設立了京營三大營: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

起初的安排是:五軍營主營陣,是軍隊的主要戰鬥力;神機營主火器,是部隊的主要火力輸出點;三千營主巡哨,負責出征時期的外圍偵察和突襲。

合計編制七十二衛,約有四十萬眾。永樂帝六伐蒙古,大多數都是京營充當主力,足見其戰鬥力如何了。

結果到了土木堡以後,京營受到了毀滅性打擊,不復往日之勝。遂後逐漸衰敗,到了崇禎上臺之初,已經是積重難返了。

崇禎二年,崇禎皇帝欲以振作,派遣兵部尚書李邦華主持京營整頓事宜。

劉邦華親自視察以後發現,京營編制十萬大軍,實際僅存一萬七千,而且“全無號令,不諳步伐”。明軍倚重的火器,他們“點放不齊,仰天虛發”,軍中緊缺的戰馬也“不可問”。

裝備被士兵私自販賣、部隊的軍費積蓄也損失殆盡。而來京共同操練的班軍也從以前的十餘萬變成了“五千三百四十二”,京營的儲備銀也被人盜竊一空。

基本是就是要人沒人,要馬沒馬,要武器沒武器,要鎧甲沒鎧甲,要錢也沒錢,幾乎一無所有。

好在劉邦華多番整頓,才頗見成效。結果當年十月清軍破關,因為劉邦華整頓京營受損的利益集團趁機彈劾劉邦華,京營改革遂無疾而終。

好在劉邦華雖然被罷官回鄉,京營改革成果猶在。這次王樸便帶領經過一支整頓以後的京營,前來援助鄧玘、左良玉等人。

這王樸一路順順德府、廣平府、磁州而下,過彰德府,直奔衛輝府和麾下而去。

結果不曾想,這廝剛過了彰德府不久,只聽得一聲炮響,斜刺裡殺出一彪人馬出來。

王樸大吃一驚,抬頭一看當面一面大旗,寫著一個“關”字。再看其旗下,有一位英雄綠袍紅面,手持青龍偃月刀當前。

王樸如何不明白,攔住自己等人去路的不是別人,正是聲名赫赫的悍匪“二關公”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