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聽“左金王”的意思,其實就是委婉的勸諫張順不要冒險行事。

不過,如今雙方信任還未建立起來,張順也不便駁斥與他,便假裝不知其中含義,反倒笑道:“‘左金王’所言甚是,只是這次實為偷營而已。白天雙方斥候初次交手,精力旺盛,如今還在挑燈交鋒。”

“依我之見,下半夜這些人必然疲憊,到時候,我們騎兵快馬加鞭,倍道兼行。即使偶然被官兵斥候探子看到了,也無濟於事,無法及時傳達道官兵營地。”

“左金王”一聽此計可行,也沒了意見,便拱手聽令。

張順見大家都統一了思想,便命令他們下去準備金鼓、油料和草料等物。讓騎兵早早餵飽了戰馬,早點休息,以便夜襲官兵。

是夜,張順親自帶領麾下騎兵,子時起床,丑時吃飯,寅時趕到了官兵營地附近。

騎兵夜襲,容易折損馬匹。只是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張順也顧不得許多,只是命人先人銜枚、馬勒口,出營地十餘里。然後點燃火把,明火執仗,快速奔向官兵營地。

果然,由於張順等人速度過快,官兵營地還沒來得及收到義軍奇襲的訊息。

張順匯合了監視官兵動向的劉成,先是派遣劉成和“左金王”大張旗鼓,金鼓齊鳴你個,在官兵南面鼓譟起來。

鄧玘、左良玉等人為了防備義軍夜襲,前半夜睡的並不安穩,更下令崗哨巡邏至深夜,方才換班休息。

正是人困馬乏之時,不料義軍突然神兵天降,趕到了營地外面。官兵不由大亂,鄧玘、左良玉、湯九州和馬鳳儀趕快翻身起床,帶領麾下親兵約束士卒。

正當官兵將所有注意力放在營地南面的時候,“革裡眼”依計從北面殺將過去,一舉衝入了官兵營地。

張順見官兵營地大亂,也趁火打劫,親自帶領悟空等麾下親兵緊隨其後,衝了進去。

義軍官兵衝了進去之後,見人就殺,見營帳糧草就投擲點燃的油料,一時間官兵營地火光四起。

這時候,本來在南面鼓譟的劉成和“左金王”部,也趁機繞到東西兩面,殺將進去,一邊鼓譟,一邊放火。

官兵諸軍之中,以馬鳳儀的石柱土司兵最為精銳。這馬鳳儀乃是石柱土司秦良玉之子馬祥麟的妻子。

她麾下的人馬便是號稱“白桿兵”的石柱土司兵,其所用兵器為長矛,前端帶鉤,後端帶環。登山涉水,可以前後相連,皆白木為之,屢建奇功,故號稱“白桿兵”。

因為這些土司兵出身土司,身家性命皆操之於土司首領之首。故其軍法甚為嚴厲,以苛刻的連坐法出名。

“隊長不退,戰死戰九卒”,“哨長不退,戰死斬十隊長”,基本和中國古典時期的軍法頗為類似。

所以馬鳳儀部最先反應過來,分別以隊長、哨長為核心,慢慢聚攏起來,開始驅趕張順麾下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