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開始團結在太和虛的左右,憑藉著他們掌握的戰力,和人類前所未有的團結之心,開始在地球之上拼殺出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四方城,便是在太和虛二人的領導之下建造而成。之後,又是經過數代人不斷的完善和修葺,方才形成了最終固若金湯的城池。

四方城,地處四季如春的絕佳之地,十分適合人類的繁衍。它被建成一個近乎正方形的城池,每一面城牆,都有著二十公里左右的長度。當初,為了完善這座四方城,人類是硬生生的剷平了東南西北的四座高山,而那高山之中的石材,則是成就了其氣勢恢宏的四面城牆。

四方城的存在,已讓人類能夠躲避山林之中的猛獸衝殺,稍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為了紀念人類社會的進步,居住在四方城之中的人類,也將四方城初次成型的那一刻,定為了人類新紀元的開始。

人類的進步,離不開太和虛,因此,新的紀元,也便以這兩位強者的名字命名——太虛歷!

安全得到了保障的人類,開始再次發揮出他們驚人的繁殖力和創造力,經過千餘年的發展進步,人類,已然將四方城的覆蓋範圍擴充了數倍。

太虛歷1688年。

如今的四方城,已是今非昔比。最初建成的城池,此時已經被人類的掌權者分為了內外城。掌權的政團,當之無愧的居住在內城區域。外城,則是成為了人類社會中權貴的居所。

在四方城之外,人類利用掌握的提煉鋼鐵的技術,建造了一座有著三十公里左右的鋼鐵方城,將古老的四方城團團圍住。

不過,這裡依然不是如今四方城的邊緣,它只不過被居住在四方城之中的權貴,稱作為“補給區。”

補給區,顧名思義,這裡所有的存在,都是在為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而存在。其中,所有社會必須的物資工廠,也是分散在這補給區之內。

當然,一些被閒置下來的碎地,也被四方城中的權貴大肆瓜分,變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專門為他們種植一些生活所需的作物,以稍稍滿足他們愈加不滿的需求。

既然是人類社會,那必然會有貧富之分,相比於那些富人的錦衣玉食,無權無勢的貧民,只能流浪在補給區之外。

不過,為了保證人類社會的根基,執政者便在補給區之外,再次劃分出了一座邊長九十公里有餘的方城,用於安置那些居無定所的普通人類。這裡,也便是四方城的貧民區。

然而,即便是人類社會已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在這地球之上,還是有著足以摧毀他們的存在,那便是散落在地球各處的洪荒古獸。

為了保證人類的長遠發展,在貧民區之外,人類又構築了最後一道守護四方城的防線,這裡便是被稱為軍備區的存在。

軍備區,每一面都有著百餘公里的鋼鐵防線,而且,四方城絕大多數的軍隊,也是駐紮在這裡,長期執行守護任務。為了防止一人獨攬大權,四方城的政團,也是推舉出了九名元帥,總管所有的軍隊和四方城的防務。

不過,四方城真正的幕後執政者,卻並不是手握兵權的元帥。此時的人類社會,已是出現了許多巔峰級的存在,而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便是人人傳頌的九位武神。執政者在武神的眼裡,不過是為他們服務的傀儡,幫助他們去處理一些不屑親為的瑣事。

人類社會發展到這一步,已不單單是可以建造一座百公里見方的聚居之地。科技的力量,在人類社會已是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為了防衛狂暴的飛禽肆虐,在這百公里的範圍內,人類又是建造了無數的高塔,其中,最高的那一座,便是坐落在古老的四方城正中央。

在那高塔之中,人類安裝了先進的探測裝置,可以捕捉到任何進入偵查範圍內的飛行物體。一旦發現有飛禽入侵,人類可以有著充足的反應時間,之後,所有的高塔便會輻射出高壓電網,徹底的封鎖高空,阻擋飛禽的侵襲。

而為了防止那些擅長挖掘的猛獸作怪,在軍備區之下,人類也是安置了無數的脈衝裝置,只為了阻撓那些猛獸的騷擾。

當然,注重科研的人類,也在古老的四方城之下,建造了一座龐大的地下基地。為了確保地下基地的萬無一失,人類更是不惜花費昂貴的代價,在基地的四周,構築了一道鋼鐵壁壘,將基地牢牢的守護在內。

自此之後,居住的四方城之中的人類,才算是真正的步入了地球的舞臺。

當然,亂世出英豪,在四方城兩側極為遙遠的所在,還是有著另外兩處人類文明的聚居之地,它們的出現,雖是比四方城晚了數百年,但是其規模也是絲毫不遜於這四方城。那裡,便是人類社會中的另外兩座城池——泰坦城和聖靈城。

歷經了無數的劫難,人類社會終於步入了穩定期。三足鼎立的人類,也是彼此照應,相互扶持,開始共同探索地球之上的未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