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裡,林宇發現虛擬倉的產量,要比虛擬頭盔的還要少。

到目前為止,一共才只生產了4萬臺虛擬倉。

連虛擬頭盔的一半都沒有。

不過,這也算正常。

因為虛擬倉的工藝技術要比虛擬頭盔複雜很多。

所以產量更少。

參觀完生產流水線後,林宇便是回到了魔都。

關於價格問題,林宇也已經想好了。

一個虛擬頭盔6999,一臺虛擬倉則是19999。

這個價格,並沒有太高。

畢竟虛擬頭盔講究的是薄利多銷,完全就相當於一部te40的手機錢。

至於虛擬倉的話,由於它並不是大眾產品,而且就連成本都需要一萬多,所以這個價格也比較合理。

不過,就算是這樣,這兩樣東西也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潤。

車內。

林宇開始和伏羲討論關於虛擬空間的後續發展問題。

目前的虛擬空間,雖然已經搭好了伺服器,但是並沒有設定各種人物NPC、故事情節、以及社會背景等等。

而林宇的打算,是將虛擬空間打造成第二個現實世界。

也就是說,虛擬空間的背景是未來科幻風格。

目前已知的所有資料都會跟現實時間同步。

比如地球的每一個國家、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等等。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以後更好的進行星際航行。

畢竟,在虛擬空間內,想要什麼東西都可以瞬間實現。

就像鸞鳥工程。

在現實世界可能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完工。

但是在虛擬世界,只要所有的資料全部正確,那伏羲就可以直接製造出來。

甚至哪怕是量產都沒問題。

這個過程非常的輕鬆,而且不用耗費任何資源。

如果硬要說的話,那就是資料的運算和處理會多一些。

比較廢記憶體。

除此之外,由於製造出來的鸞鳥,也是需要人員去操控、並

且維修。

所以,這就相當於是在虛擬空間中,提前培養好了技術人員。

只要等現實世界中的鸞鳥工程完工,就可以無縫連線,直接上崗。

突出的就是一個高效快捷。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