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來到了九月七號。

由於早在三天之前,科學院的官網就已經宣佈,華夏第一臺商用可控核聚變裝置,代號燧人氏,將會在九月七號,中午十二點整進行點火儀式。

所以,這個訊息在全球媒體的渠道下,經過三天的渲染後,可以說是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全世界的各大社交平臺上,無數人都在熱鬧的討論著。

“好傢伙,前三天才曝光可控核聚變,現在馬上就要點火了,真就神速啊。”

“嘿嘿,這不就是咱們的一向作風嗎,什麼東西一旦開始曝光,那就是馬上要成功的意思了。”

“不是馬上要成功,而是已經成功了,咱們國家沒有絕對的把握,是不會隨便向外透露關鍵資訊的滴。”

“嘖嘖,可控核聚變啊,而且還是商用的,這直接一步到位了,屬於是。”

“這玩意兒要是點火成功了,那可是影響全人類的大事,估計過不了多久,咱們國家說不定連殲星艦都給弄出來了。”

“先別說這些有的沒的,我只想知道電費能不能降下來點,現在龍駒電動汽車要充電,手機也要電,人工智慧也要電,太特麼耗電了。”

“哈哈哈,確實,現在電費嘎嘎貴,一個月下來,差不多都可以和油價相提並論了。”

在眾人的評論中,時間過得很快。

眨眼間,就來到了上午十點整。

因為今天要進行全球的電視直播,所以,從早上六點開始,電視上的任何節目全部被停掉。

所有電視臺都是轉播泱視的特別節目。

這次的特別節目內容,主要是給全球的網友們,普及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相關資訊。

除此之外,還有燧人氏點火儀式的現場直播畫面。

電視節目上。

主持人紫凝,正在和受邀而來的兩位核物理專家,聊這次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利弊。

這兩位核物理專家,也都是國內的核物理方面的大牛。

一位叫文建高,一位叫李尚德。

這兩位身份也很不一般,文建高是科學院下物理學院的院長。

而李尚德則是國內一所知名物理研究院的院長。

“兩位院長,我想現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應該都很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商用級別的可控核聚變下線後,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紫凝面帶微笑的提出了話題。

聽到這個問題,兩位老爺子互相對視一眼。

最後,還是年邁一些的文建高開口說道:“可控核聚變的原理,我就不過多贅述了,書上和百度上都有寫,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發展吧。”

“其實,可控核聚變技術,人類已經研究很多年了,像國際上有ITER,咱們國內有EAST、老米那邊有NIF之類的,基本上都完成了核聚變的點火裝置。”

“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可控核聚變裝置並不成功,只是一個處於初級階段的實驗品,並不符合商用條件。”

說到這,文建高老爺子頓了頓,生怕眾人不理解,於是解釋道:“簡單來說,就是現在這些可控核聚變裝置的投入和產出,不符合要求。”

“舉個例子,假如我們投入一百分的能量去完成核聚變這個過程,但它產出的能量,可能只有零點一分都不到,你們說這種核聚變裝置能使用嗎?當然不能。”

“所以,學術界認為,只有當能量產出比在十以上的可控核聚變裝置,才能勉強達到商用的條件。”

“而林先生研發的這臺燧人氏具體產出比是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既然宣稱可以商用,那我覺得應該是已經達到產出比十以上,甚至是更多,這是非常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