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微微搖頭:“蘇相,我是在問,你覺得姬瑜臣之死該當怎麼處理?我對他造成了多大改變,並不感興趣!”

蘇長青感受到了蘇文話語中隱隱蘊含的怒火。

可是他依舊不緊不慢的又拿出一本奏章,放在了蘇文面前。

“陛下硃批,姬瑜臣於國有功,病死他鄉,舉國甚哀,追封忠信候。”

蘇長青道:“自古文官不封侯,不過死了追封不在此列。姬瑜臣也算是得了身後之名了。”

“呵呵呵!”蘇文笑了起來,他笑的很心酸。

他捕捉到了硃批中的重點。

病死?

也就是說,是周帝不希望事情再追究下去?

“為什麼?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蘇文問道。

蘇長青平淡說道:“或許因為陛下此時,不願與一些世家豪族,權貴撕破臉!”

“富寧之事,看似一點,實則是陛下的一個試探。他在試探,姬瑜臣做到哪一步,才會讓這些人產生反彈!”蘇長青面色平靜的說道:“尤其是現在,北疆戰事吃緊!陛下更加需要那些豪族權貴的支援!”

“說白了,老百姓裡面,能出幾個高手?世家豪族,權貴之中,又有多少高手?”

“退一步說,即便百姓中出了高手,那麼他們便不是普通的百姓,很快也會被吸納進入權貴階層。”

蘇長青看著蘇文道:“姬瑜臣是在跟整個大周最強大的階層作對!上至朝堂,下至地方,不知有多少人想他死!這股力量,便是陛下,也不能無視。”

“你覺得陛下會維護權貴還是維護百姓?你要知道,便是你我,都是權貴!願意分利者,永遠是少數。”

蘇長青冷聲道:“所以,從一開始,你們這個政策,便註定是失敗的,因為到了最後,姬瑜臣失去陛下的支援,他的下場只有一個!”

“陛下不過是拿姬瑜臣做個試探罷了,到此也就差不多了,陛下會在全國推廣目前的稅制,但是卻不會進一步加深稅制的改革。”

聽著蘇長青的話,回憶起當初周帝。

蘇文忽然明白,為什麼周帝對那策略似乎並不是過於上心。

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真的對世家權貴動手。

只不過是,重新劃撥一下利益。

而姬瑜臣,就是那個尺子,尺子承受不住折了,那就差不多了。

“那又為何要殺姬瑜臣全家?”蘇文從牙縫中擠出了問題。

蘇長青搖頭道:“殺他全家,未必是陛下的旨意,或許便是某家權貴洩憤罷了。這種事根本沒得查。”

“也算是不錯了,最起碼按照目前這個情況推下去,百姓的日子,也能好過不少。”蘇長青說道。

蘇文感覺渾身冰冷。

他忽然發現,那個在深宮之中,對他多有迴護的皇帝,是如此的無情。

他想到了顏澤那句話。

冷靜的讓人噁心。

是的,從他直接放棄北疆諸城,再到此事,蘇文無比明顯的感受到。

周帝是如此的冷漠。

他的眼中,所有人都是工具。

都有價值。

無非便是價值高或者低。

蘇文看著蘇長青,沉聲道:“那姬瑜臣呢?他的死便這麼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