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蘇文有他的考慮啊。

他要是直接出全本,先不說費馳肯定不會給他作序,就算費馳寫了。

可是這書一旦售出,估計用不上幾天...結局就會傳開了,到了那時候,人人都說這書不好,別人看都不看,蘇文想收割情緒值就太難了。

所以呢,蘇文打算,先把書分成兩部,上半部極盡甜蜜....

先積累人氣,把讀者們全部帶入坑。

至於下面半部....

到時候自然便是收穫的時候!

人有些時候就是很奇怪,別人都說這本書不好,可能就不看了。可是若是看進去了,就算後面聽了結局,那時候再不看,有前期的代入感在,總會產生負面情緒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京都一個訊息飛速傳開!

蘇文蘇公子!寫書了!

還是由前文淵閣閣老,當今禮部尚書,大學士費馳作序!

大街小巷都在傳這個訊息。

這都是蘇文找人乾的,宣傳,得到位啊!

百花樓!

趙進帶人,拉著一車書來了!

他得意的大喊道:“姑娘們,我家少爺說了,人手一本,全當給你們解悶了!要是能賣出去,每本都有提成....”

一時間,京都處處聞梁祝!

這就是蘇文要的效果。

而且不得不說,這種話本,極容易引起女性還有大家小姐們的青睞。

甜甜蜜蜜的。

尤其是最後,蘇文選了一個非常刁鑽的斷章節點。

壞人剛剛出場,營造了極佳的危機感和期待感,為下一部做鋪墊。

而不少書生,衝著費馳的名號,也買來一看。

看完之後,雖然內心也覺得不錯,但是嘴巴上往往也都是一陣貶低蘇文,還能再刷一波快感。

皇宮裡,周帝手中也拿著一本書。

他看的眉頭緊鎖!

“就這?”

“這小子幹嘛?不好好練武,不好好生孩子,沒事寫的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去,給皇后送去,這種情愛東西,她們女人看看也就罷了!”看完全書的周帝充分表達了自己的不屑和對蘇文不務正業的不滿。

雖然嘴上表達了不屑,但是從他給皇后送去的舉動,依舊看出,他心底對這本書還是有一定認可程度的。

不僅僅如此,此書在百姓中也流傳開來。

蘇文那種貼近生活的口語化敘事手段,更加能夠加深代入感,讓老百姓讀著也沒那麼費力。

茶館之中,甚至有的說書人,也在大講特講!

在什麼時代都是這樣。

一樣東西火了,便有很多人想靠他賺錢。

甚至會更加加速這東西的火爆。

此時一個茶樓中,說書人口沫橫飛道:“那梁山伯定睛一看,卻發現祝英臺面板白皙...心中不禁暗道...這位同學怎麼和女子一般?”

眾人聽得是津津有味。

五公主的馬車緩緩經過。

馬車裡,宮女笑道:“殿下您看,現在這街角的茶館也都在說梁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