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已至下午三點,講座,遠處懸掛著一個告示:

“今晚八點,跨世紀腦科領域遊戲《世間》開啟新內測,如之前一般隨機挑選玩家,晚上九點登陸!”

這個訊息,是祝正微放出的,但曾賜文直接拿出來用的。

畢竟雖然雙方背地裡根本沒有聯絡,可又有誰知道呢?

甚至於,這幾個小時裡,曾賜文的電話都被打爆了,一些國內外的科學家教授好友,甚至想問自己要一個《世間》的內測“名額”,看一看這個神經學大腦領域的遊戲,都被他婉拒了。

畢竟,又不是自己開的。

踏踏踏!

會場中,不斷有人走進來。

很快,下面的一幕幕科學家大牛不請自來了,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確認公佈的那個論文是不是真實的。

咔擦!

咔擦!

下方一個個記者在瘋狂拍照,議論紛紛。

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拄著柺杖,緩緩走上臺去。

恍恍惚惚之中,這一位老人彷彿又想起年輕時代的激昂歲月,追求科學的夢想,以及登上臺的那一抹激昂與壯志。

在妖精之森的他,彷彿和地球上的他,身影漸漸重疊在一起。

“今天,我就是簡要講述一下我的研究理論和報告。”

“當然了,這不是針對專業人士的學術報告,我面向的是普通人,這是遊戲正式釋出會,會說得淺顯易懂。”

下面的生物學家聽得牙癢癢。

不過這也是正常,這種核心技術一般不可能給他們全講,只給他們講些理論皮毛。

曾賜文對下方說道:

“從古至今,人類的意識,靈魂,都是未解之謎...今天我就要告訴大家生物的基因,靈魂,意識的種種關係。”

“首先,是DNA,它就像是一個神明創造的生命神秘文字,這些文字描寫了我們人類的習性,構造,食物,排洩,眼睛顏色,身高,長相...”

“而這些文字,寫滿紙張,這紙張就是我們人類的DNA鏈。”

“而這些無數的紙張,再整合形成一本書,就是人類的染色體。”

“人類一共有23對染色體,也就是我們人類的四十六本生命編碼書籍!”

...

透過這一段新奇的描述,人們彷彿看到了一個神明,正坐在椅子上,手寫著一本本生命書籍,最終寫完了文字,一個生命孕育而生。

“我這個基因工程技術,就是以基因書籍的技術進行。”

“眼下這四十六本書籍,寫滿了一個個DNA生命文字,描寫了我們人類的所有長相和資訊....”

“那麼,靈魂和意識是什麼?為什麼我們人類有靈魂意識,動物只有本能野性?”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韻味的問題,眾所周知,一本書籍有好有壞,比如說有人寫的書籍是傳世經典,具備了靈魂和韻味....有人寫的書籍,一塌糊塗,沒有靈魂。”

“而人,就是流芳百世的著作聖典,文字彙聚成了有韻味的靈魂.....一般野獸,就是沒有內涵的普通書籍。”

這個比喻,為眾人巧妙的揭示了整個靈魂,基因的相互聯絡。

很快,下方就有人提問:“閣下用‘神明書寫書籍’來比喻,是否也晚年迷信神學?相信整個世界,真的有神存在?”

曾賜文搖頭,冷厲回答:“在我看來,神明只是一個強大的生物,我們未來也會是神明。”

他的觀念很堅定。

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

亦如當年,他帶領的那個嘗試突破世界的瘋狂殉道者文明,嘗試研究生命,研究神明,尋找外面的世界。

不相信神,不迷信,致力於科學研究,認為人類可以成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