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堪比原唱(第1/4頁)
章節報錯
比賽正式開始。
舞臺下面坐滿了人。
周圍也有很多看熱鬧的路人。
廣場周圍的二樓欄杆,也都圍滿人。
用人山人海一點不過。
培雅藝術學校這麼聲勢浩大的搞比賽,就是為了博人眼球招生。
說是公開報名的比賽,其實都是內部學員參加。
演出的性質大於比賽。
獎品除了一等獎是價值兩萬元的學習卡,其他獎品都是玩具,獎勵不算豐厚。
但是對於年齡小的孩子,獎狀和獎品就已經讓他們很開心了。
學員們之所以想要參加,除了一等獎的獎品是可以抵學費的真金白銀外,還有一個原因,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表演機會。
特別是幼兒階段。
孩子年齡小,是性格的養成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自信不怯場。
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學習壓力不重,家長有更多的時間挖掘他們的特長和潛能。
所謂的素質教育,其實最多到小學畢業,上了初中,幾乎所有人都是以學習為重,除非是學習成績不算太好,或者對某一項藝術特別出眾,不想走普通的高考之路的,就可以靠特長繼續升學。
絕大多數的孩子,還是要紮紮實實的競爭,在高考中一決勝負。
競爭壓力太大,孩子們除了學習幾乎沒有其他時間。
歐建國自從退休後,只有兩項工作,一個是受邀參加各種比賽的評委,還有一個是嘮叨歐小娟。
歐小娟為了讓老歐少進行第二項工作,她特別樂意老歐去完成第一項工作。
有時候還會透過人脈幫他找一些評委的工作。
不過歐小娟找的工作,都是高階大氣上檔次的比賽,這種培訓機構的活動,都是老歐自己聯絡的。
培雅藝術學院從樂器,聲樂到跳舞分門別類。
孩子們在舞臺上的表演吹拉彈唱,種類繁多。
質量也還不錯。
孩子們的年齡跨度從4到12歲不等。
但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表演的水平要高一些。
比賽進行到一半,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子走上臺。
“她叫周楚盈,是我們學校聲樂類的種子選手,聲音特別純淨,以後絕對是燕京音樂學院的好苗子。”劉夢略帶得意的對歐建國說道。
歐建國點點頭,等待著舞臺上的女孩演唱。
小姑娘確實聲音條件不錯,音質乾淨,把《聽我說謝謝你》唱的很好,跟前面的節目比,明顯層次要高很多。
每個培訓機構總是要培養幾個撐場面的學生,這個周楚盈就是。
除了歐建國以外,其餘評委都是培雅自己的老師。
周楚盈剛剛唱幾句,評委們就打分了。
歐建國瞥了眼其他人,也打了個漂亮的分數。
他知道別人培訓機構花錢請自己過來,就是想提高比賽的層次,音樂學院的教授當評委,家長們看到學校也有面子。
比賽都是其次,主要還是宣傳學校,招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