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真香(第1/2頁)
章節報錯
牛芳說教,當真就教。
沒和那張寡婦多說什麼,帶著一幫子嬸嬸妹妹的,在村長孫媳婦的建議下,去了他家廚房。
因為當年熬米糊糊的緣故,村長家的廚房尤其的大,竟然能夠容納下十幾人還不顯擁擠,讓陳月不由得刮目相看。
“這紅薯,咱們家家戶戶都有,當初啊,俺家小月也是吃蒸紅薯吃膩了,烤紅薯也一樣,就想著能換點花樣。”
陳月站在角落,聽牛芳講述所謂的紅薯饅頭來歷,不由得有些感慨,這牛芳同志是生錯了時代啊,這要是換到她那個時代去,就衝這瞎編亂造的功力,混個千字十塊的買斷豈不是輕而易舉?
好在,牛芳也知道,鄉親們對來歷啥的,也不是很感興趣,重點還是製作過程,所以也只是簡單的交代了一下,便開始製作。
“紅薯粉和麵粉的最好是一半一半,麵粉多了,這紅薯味就淡了,少了,這饅頭就硬邦邦的,啃也啃不動。”
“粉一定要磨細點,這樣吃起來才香,這和麵的時候加已經晾涼了的糖水進去,接下來把蓋子蓋上,等兩個小時左右,它的麵糰會變大,然後取出來,再加一些麵粉,就這麼一點點,然後就像平時的饅頭一樣分好,蒸就成了。”
牛芳一邊說,一邊手裡比劃著,看得出來,她是一點都沒有藏私。
她越是這樣毫無保留,廚房裡的女人們看她的眼神就越亮。
早知道,這可是能在鎮上做一門營生的手藝,牛芳就這樣教給了她們。
那…她們學會了也能去別的地方做門營生?
現場不止一個人心裡有這念頭,村裡人到了冬天,要不就去附近鎮上打打零工,要不就在家編彩繩,鈉鞋底,做衣裳,直到開春前才翻翻地開始忙。
這中間一段日子沒有收入,大傢伙心裡都挺焦躁的,可也沒啥別的來錢法子,如今牛芳的成功案例就在眼前,甚至連秘方都給了出來,沒道理,這牛芳行,自己不行啊?
心思活絡起來的眾人,紛紛說要回去試試看學會沒,最後剩下村長孫媳婦收拾廚房。
“娘,你不是還要教秀娟嫂子玉米饅頭咋做嗎?”
陳月瞧著牛芳已經抬腳向著廚房在走去,連忙出聲問道。
牛芳看向小月,只見小月點點頭,衝村長孫媳婦揚了揚下巴。
“這年紀上來了,倒是給忘了,沒事兒,這玉米麵饅頭啊也很簡單,無非是…”
廚房裡牛芳還在示範,廚房外,大奶奶拄著柺杖在屋簷下聽著,方才人多,她沒有進去,等她準備進去時,便聽見牛芳單獨教導孫媳婦的話,也就止住了腳步。
他們家老頭子這個村長當了三十多年了,說不清為村裡人做了多少事,唯一的好處就是家裡的地,稅要輕一些,可就算輕一些,家裡大大小小十幾口人的口糧,也不是簡單的事。
她和老頭子一輩子,都沒有為家裡打算,孩子們雖然口頭上沒說什麼,但是心裡也是怨的,今日牛芳說的那件事,她心裡明白,光是張寡婦一人辦不到。
那,做這件事的,必然就有那張寡婦的兒子,年僅十歲的陳浩,那孩子是個嘴甜心苦的,可再如何也是陳家的希望。
村裡從來沒出過秀才,陳浩和陳書就是這一輩的希望,可今日這事…
“大奶奶?”
陳月走出廚房門瞧見大奶奶一臉疲倦的站在屋簷下走神,出聲提醒,順便搬了個小凳子讓她坐下,一把年紀的老人,可不能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