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兩極分化的評論(第3/5頁)
章節報錯
擱其他人眼中,便顯得有些意味深長了些許。
眾所周知。
邱導和豆莢之間,那可是不似情人,堪比情人,一往情深,8分輕易而舉,9分唾手可得……
即便是當年那一部受到了惡意差評的《夏洛特煩惱》,現在也逐漸回溫到了8分線上。
這一次,貌似鬧崩了?
夫妻吵架,親朋好友……都會吃吃瓜,以做消遣,現在,邱導和豆莢鬧了矛盾?
對於一些營銷號們,那可不能閒著,諸多新聞,那都得安排妥當,隨便拿個標題來看。
“《流浪藍星》的票房奇蹟與豆莢評分的下滑,這是否是邱導對於商業的妥協之作?”
論帶點節奏。
營銷號們絕對拿捏地死死的。
總之。
目前來講。
《流浪藍星》的走向,兩極分化非常之嚴重。
如果六先生在這裡,大概會說上一句,戲說不是胡說。
直到春節返工的第一天。
來自於《青年日報》的一篇文章的發表,以及,東區一些正媒的表態,終於……才讓此事暫且休止。
文章名為:流浪藍星的東區視野。
“……”
“在電影裡,拯救所有人的最佳方式,永遠是所有人都參與拯救自己,正如那一句飽和式救援——10萬、20萬甚至150萬犧牲了,但只要35億人能夠活下來,就代表著希望。”
“當我們所有人都在好萊塢常見的英雄式視角里面對著災難之際,我們能發現《流浪藍星》以另一種不同於英雄主義的廣泛認知來闡述。”
“人類的歷史不是由一個個英雄推動的,英雄主義斷然沒有那麼絕對——為什麼少了某個主角,人類就會滅亡?不會,少了主角,還會有另一撥主角成為主角,繼續著推動歷史或者拯救人類的程序……而主角之所以作為主角,很可能僅僅是他是一個親歷者、見證者。”
“顯然。”
“這部電影是在給我們很多電影人樹立了一個標誌,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強行融入另一個體系?我們應當創造最適合我們自己的體系。”
“……”
其實,評論的內容意義不大,真正的意義是評論本身,雖然這不見得能讓有偏見的人修改自己的偏見,但,勉強能控制一下節奏。
畢竟。
正媒的表態。
總能讓一些不良媒體們收斂收斂。
……
……
當天夜裡。
夢想城裡的一夥人也紛紛回來了,姜藝、許餘、劉詞新、還有小萌新周虞……按照往年的慣例,他們舉辦了新的一年的首次party。
“新年快樂。”
“恭喜你,《流浪藍星》的票房可是大賣,順便,話題度也不少,還讓上頭都給你站了臺,牛。”
邱木看著姜藝那打趣的小眼神,樂了。
至於上頭站臺一事?邱木想得很透徹,上頭站的並非是他,而是這部電影本身所傳遞的導向。
“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