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傳奇(第3/5頁)
章節報錯
話語落下。
全場沸騰。
X虎直播的彈幕上,儼然開啟著刷屏趨勢,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恭喜和慶祝。
還有那一句。
殺瘋了!
嘶。
對於所有正在看著直播的觀眾而言,這一刻,可謂是分外激動。
畢竟。
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小金人!
哦,不對,是四個!
剛剛好,四個小金人還可以湊齊一桌麻將。
一家人,整整齊齊!
奧斯卡之夜結束了!
但,關於奧斯卡的影響,方才剛剛開始,10項提名,4個獎項,3次登臺……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對於邱木個人來講,這儼然是巨大的成功,甚至,堪稱引爆整個奧斯卡。
《鳥人》。
是真的飛了起來。
順便,讓奈飛的股價隨之迎來了一個大漲的勢頭。
《奧斯卡之夜,邱導的神話繼續!》
《邱木成長史,從網劇編劇到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奧斯卡最大贏家——邱木,來自於東方的電影大師!》
《這是一個影像的時代……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最佳感言。》
……
諸多報道,不一而足。
翌日。
縱觀整個北美,基本上都是關於邱木的訊息。
即便是在推特之上,關於邱木的三座小金人亦成為著關注的焦點。
在此。
連帶著《紐約時報》都不由得撰寫了相關的文章,作為北美最為嚴肅且權威的報紙之一,基本上,它們從不涉及關於娛樂圈的事。
而這次。
依然不禁為邱木的成就而低下頭,關於文章的標題,還顯得很有意思。
“邱木:一個站在電影藝術肩膀上的導演!”
肩膀這個詞很好理解,它來自於一代大家牛頓的名言: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但。
在這裡,由別人所提及,便顯得有點別的意思。
當然,拋開標題不談,光看文章,對於邱木還是秉持著認可的姿態。
甚至,在文章的最後,《紐約時報》如此寫道。
“眾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