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我們和邱導的經紀人聯絡確定,這部電影的確是邱導的電影,在此,讓我們恭喜邱匯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且,成為威尼斯的開幕影片,希望邱導勇奪金獅。[加油]”

一下子。

熱度蹭蹭地向上增長。

順便,還有著一個與之相關,又沒關的詞條也登上了熱搜。

鳥人是罵人的詞語麼?

在此,評論區各路大神齊刷刷地出動,從宗教哲學、歷史文化、東西方差異……等多個角度進行著全方位的分析解讀。

讓人們大呼,奇怪的知識點增加了。

邱木看著這些評論,差點沒笑出聲,這特麼……他也是第一次知道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知識。

本屆的威尼斯聯邦電影節定在8月28日9月7日舉行,水城威尼斯……關於這個城市,大概比戛納、柏林更讓人們熟悉。

邱木依稀記得。

在他小時候,便在一篇課文裡看見過這個城市,更別提,還有著莎士比亞的經典作品《威尼斯商人》。

給這個城市蒙上了文藝的色調。

而威尼斯電影節,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論歷史來源,那自然是無比悠久,且,一直以來,威尼斯的宗旨都是為“嚴謹的藝術服務”,藝術是評判電影的第一標準。

在這裡。

不得不插入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事實上,在2000年前後,威尼斯一直都非常地看不起好萊塢,甚至,覺得他們都是樂色。

2001年,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的口號是:打倒好萊塢D國主義!

2003年,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的口號是:向好萊塢宣戰的60週年。

2012年,新一屆主席阿爾伯託·巴巴拉一上任便迫不及待的要掃清馬克•穆勒等親美派做大的電影節夢,恢復到了清湯寡水、高大上的藝術淨化宗旨。

然而。

荒誕的是,在13年的威尼斯獎項大革新之後,威尼斯搖身一變,和好萊塢玩得十分火熱,甚至,在17年之後,都快變成了奧斯卡的前哨站。

17年,《水形物語》。

18年,《羅馬》。

19年,《小丑》。

20年,《無依之地》。

這誰看了不迷糊?

荒誕且魔幻。

甚至,邱木覺得還有些分外的諷刺之意,時間教會了他們,終究還得向好萊塢低頭。

簡直將戲謔寫在了臉上。

還有著矯正過枉。

大概21年還得延續著這一點,畢竟,今年的評委會主席是奉俊昊,委員還有著趙婷。

專業好萊塢團隊瞭解一下?

如果再來一次,那便是5殺超神,可以寫入歷史了。

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