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電影的天堂(第2/5頁)
章節報錯
並且,這還不僅僅是北美的現狀,在英倫,《駭客帝國》也強勢地稱霸了單日的票房冠軍,甚至力壓了本土的一部電影,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至於電影解讀?
現在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全新的科目,Matrix學,其解讀從宗教人士、學術人士、電子資訊人士……總之,林林總總的解讀都正在火熱進行時。
例如,來自於高盧的一位現任哲學教授便針對於《駭客帝國》發表了一篇文章。
在西區。
邱木在高盧大概是最受追捧的地方,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成名便來自於金棕櫚,且,在伊利亞的引薦下,他也認識了許多高盧的電影界人士。
而另一方面?
則來自於他的風格和敘事。
電影藝術這玩意,講真,擱西區裡,大概高盧是最前列的,畢竟,這裡是新浪潮的發源地。
何況。
邱木也是文藝勳章和凱撒獎的得主,這都是高盧對他的認可。
“事實上,在我看來邱一直是一位對於任何存在都保留著充分思考的當代藝術家,《殺人回憶》便屬於邱對於半島歷史的反思。”
“而在《楚門的世界》和《駭客帝國》中,這兩部電影其實可以放在一起來看,都屬於對於世界的可知論的探討,墨菲斯那一句歡迎來到真實的荒漠……很大程度上象徵了邱對於21世紀現在網際網路語境的反思。”
“我想,這大概也是邱將電影背景特意放在世紀初的原因,以此營造對於當代的反烏托邦反諷。”
“現在網際網路的真實從某種意義上,便是如同母體的虛假,這是對於現實的寫照,關於這個……早在楚門的世界裡,邱便已借基斯督來表達他的認識。”
“對於現實世界的真實邊界的探知,以及,關於人對於自由意志的反思,這是流行文化對於傳統哲學的繼承。”
嗯。
這位教授很學術。
但,邱木也不奇怪,畢竟,前世甚至有人直接為《駭客帝國》的解讀寫了一整本書,一篇文章並沒有多麼稀奇。
反而。
對於教授的為什麼背景在世紀初的猜測,邱木覺得,他輸了……這個理由強大到他無法反駁,即便,事實只是因為,電影原版的拍攝時間是1999年。
魯迅:我沒說過這句話!
邱木:我沒想過這麼多!
妙哉,妙哉。
在此。
邱木這一波,算得上真的憑藉著《駭客帝國》要在全聯邦狠狠地露一把臉了,他原本在聯邦只能說是在相關人員面前,有著名聲。
而現在。
他顯然已經開始走向全聯邦的大眾視野。
大眾視野,不同於在三大之上的專業認可,意味著邱木正在走出東區,走向全聯邦的世界。
這對於他來講。
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和可能。
對於一部電影來講,影響人們認知的權重比,來源於電影的決定權問題,對於大部分電影,明星自然是關注的第一重點,但,有著自我風格和能力的個人特色的導演,也可以成為著關注的中心。
這取決於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