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祀天(第1/3頁)
章節報錯
【求長生者,當侍天鬼。】
【古時之民祭祀上天與鬼神,希冀得到長生,所祭祀的物件並非天神而是天鬼。道教起源時亦祭祀諸天鬼神,彼時三天之術未興,六天之氣未散,九氣之外又有九氣。世間混沌,信仰林立。】
【想要奉請鬼神,則透過人世間的“人事”迎合“天鬼”的意志,滿足這些“鬼神”的需要。天鬼是上天意志與萬民意志的具象體現,是人與天之間互相迴響而召請出現的存在,在古時充當著如今世間“仙人”與“天神”的角色。】
【天鬼的名字代表了召喚他們的儀式。三天之術興起之後,諸天天鬼淪隱,不復存續,只在典籍之中,化用為五嶽諸神鬼吏而已。】
天鬼是春秋戰國時期,到兩漢都還較為興盛的一種祭祀,鬼神之說自古有之,那時候神與鬼的界限並不明朗。
“原來是道教還未成型之前所祭祀的諸天天鬼,這麼說,祭祀他們,乃至於控制他們的儀式,應該就是青羌之祀!”
“如今有人開啟天鬼的住所,也就是開始了青羌之祀,但是卻沒有進行對青羌之祀進行祭祀的主者,所以沒有控制的天鬼,開始到處肆虐.是這樣嗎?”
“用三官大帝來鎮壓.確實,在道教的起源中,三官大帝是對於天地水的三元崇拜,也是從巫鬼轉化到正神的原始神明,介於鬼神和正神之間,並且在後續的不斷祭祀中,升格為人格化的道教大帝,再附以堯舜禹三王的身份。”
姬象回憶元皇的告誡。
青羌之祀已開,古時候的邪神將要出現,它吞噬萬靈成長,與道教的起源息息相關,玉清修士卻不可觸碰,並且明確說明是某個東西。
六天故鬼也由他臆造,儒教的神通不可在此地使用。見乾而止,雷山小過,只能做一件小事。
而妖天師要自己來尋找的,是張修的青城靈書。
姬象眉頭緊鎖起來。
除掉這些天鬼是一件事,拿到靈書也是一件事,而且如果從鬧出的動靜來區分大事與小事的話,明顯取書為小,除鬼為大,也就是說,自己要看著這些天鬼肆虐,不可去清除他們,元皇是這個意思嗎?
“一定有兩全之策。”
放任這些天鬼亂竄,當然不行,只要有一隻逃出去就會造成大動亂。連東華仙女這種古代仙人都抵擋不住天鬼的迷惑力量,外面那些不到仙人的修士,豈不是全都如韭食一般被他隨意亂吃?
而且,這些天鬼還不是最重要的東西。
“著青衣。”
姬象心念一動,換上青衣,東華仙女也使用變化之術換上青袍,口中唸誦雷音法咒,向灰霧之中遁去。
雷音開路,可以感覺到周圍有許多窺視的目光,來自很遙遠的位置,卻又彷彿隨時就在身邊,包含著深深惡意,與此同時,空白神牌上也不斷顯化這些天鬼的名諱。
【恆舞天鬼。】【反縛天鬼。】【無燭天鬼。】
離自己二人最近的天鬼有三尊,不過由於雷音轟鳴,他們對自己二人的行動也僅僅停留在注視之上。青衣、雷音,這是古代羌人控制天鬼的手段。
越是深入,天地的景色就越發模糊,到後面甚至近在咫尺的東西都只能看到輪廓,這已經不是霧氣的影響,而是這片天地被天鬼們改變,成為了他們的祭祀場。
“如果不找到那面石碑,就不能停止青羌之祀。不過,石碑祭祀的開始,應該是有人刻意為之。我在未來視中曾見到過一個渾身溢滿金色光暈的天心強者,他阻斷我對未來的窺視,並且妖天師也提及此人的存在,他身上所瀰漫的是浩然之氣。”
“儒教的天心強者?可你去問元皇,他不是說這裡的東西和道教的起源有關嗎?”東華仙女的臉色依舊蒼白,在這片祭祀場內沒有辦法快速的恢復精氣。
“.”姬象沒有回應,只是心中有一個猜測。
元皇說到過六天故鬼,稱他們不過是那個邪物所臆想出的東西,但六天故鬼是從儒教的六天上帝衍生出來的鬼神。既是衍生,一定有其源頭所在。
【脫胎換骨。】
“什麼?你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