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三王臣(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表山河傳回的話語,倒是引起了元皇的注意。
說的其實有些道理。
縱然不知道天意是否真的存在,縱然已經得到至上之道,再不知道天意是什麼東西。
縱然,玉清修士勾結邪物....
但何為邪物?不屬於天道的東西,就是邪物?不屬於規則之內的東西,就是邪物?
那是自太古開闢之後所沉降的力量,它才是一切的起始,後來居上的天道也能把它進行定性嗎?
王朝之道是秦皇時才出現的東西,它是如此年輕,它又是如此的傲慢。
或許,天心境都可以擁有代行者。
天道,為什麼不能有代行者呢!
天心終究不是天道,哪怕自己狂傲無邊,也只敢稱自己為天道的半身,是未曾得到那天道,只是掌握了部分天道規律的存在,再向上還有目空一切的混元境,那卻也依舊不是修行的終點,只是暫時所抵達的彼岸。
就像是象棋之中,兵卒在過河之前,只能前進,過河之後,能夠左右移動,卻依舊不能後退。
但這些兵卒,卻大大的被增強了。
越是接近將帥,就等於越是接近於道,最後化身為道,取而代之,那就是這場棋盤的終點。
裡山河中,那最早的四大天心,不就是如此來的嗎?
而參悟太乙大羅,之所以會成為證進天心境界的關鍵,那是因為,太乙大羅,都是是天道所映照在裡山河的一部分規律,太乙是天道的運算,大羅是天道的因果。
由於裡山河沒有道,所以才有了把不完全的法,推演到極致的混元境界,所謂混元者,天地初判之尊,也就是想要自我衍化天道的元始胎體。
“如果天道,真的有代行者。”
“確實是,無善無惡只遵循規則而活動的天魔,更符合道的風格。”
“不過進入了人間,就無法保持超然的姿態,即使是天魔,也會被塵世所染,被天心所計。”
“所謂天心境,不過只有兩種能力。”
“參悟太乙者,搬運天機;參悟大羅者,倒果為因。”
元皇身前,三尊神牌大放光明,而對於元皇這位天心小乘,在人間確實是三個月才能在代行者身上施展一次倒果為因的神通,但是如果在自己的地盤上,就沒有這麼多的限制了。
“你們的因緣,起於上古之先。”
元皇抽出三道閻羅之力,十殿閻羅之中有三殿法界落入他手,對著那三道神牌屈指一彈。
所謂因果者,具體來說,應該是因緣果。
若要耕一片土地,如何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