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五更天了,還坐在東嶽廟正殿前睡覺!給本指揮使站起來!”

北鎮撫司的人控制了這裡之後,旗手衛接管了門口的安保工作,駱思恭作為剛剛上任的錦衣衛指揮使,這才當了大明頭號走狗,此時正是要好好抖抖狗毛。

雖然他之前去北鎮撫司,準備接受上一任留下來的神位,可沒想到萬曆皇帝這大清早又有事情,也就沒有來得及接引。

他進去之後立刻一副爪牙作態,兩眼一瞪,大手一拍桌子,那個打瞌睡的紅衣道人早就被嚇得清醒了,此時嗖的一下站起身來,立定在原地。

“你們,你們是....”

這廟宇正殿,在岱嶽殿前睡覺的紅衣道士是廟祝,他是外服為紅色大道衣,頭戴板巾,內服金襴,配一串木簡的打扮。

在京城有職務的道官,是這種打扮,如果是在外的道錄司人,則是綠色配金色,看起來特別環保....

姬象的服飾還沒有變,是因為東西還沒準備好送過去,故而穿著的還是天青色的大鶴氅,事實上萬歷皇帝賞賜的,應該是紅配黑,因為高功大道士中,有道德者,會賜予“皂色氅”。

這大紅道衣的道士站起來,看到清一色飛魚服,加上一群天兵神將,頓時驚恐不已,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是這裡的廟祝?”

駱思恭讓他站好,開口詢問,表示身前何人,報上戶口!

這大紅衣道人連忙道:

“回稟大人,貧道是龍虎山正一觀遣來,現隸屬太常寺下神樂觀,為二知觀,並東嶽廟廟祝,田豐羽。”

太常寺來歷古早,秦代已有,那時候叫做奉常,漢代之後改為太常,唐代時候為九寺之一,到了如今明代則為五寺之一,是掌管禮樂的最高行政機關。

像是祭祀先祖,告慰諸神,打理廟宇,吹奏樂曲,唱歌跳舞,敲鑼打鼓,制定禮儀....還有太醫署也隸屬於太常寺下的機構。

而神樂觀,也是太常寺下的一個機構。

神樂觀為明洪武十一年置,屬太常寺,本來的辦公地點在應天府,永樂十八年時被搬運到順天府,辦公室位置在天壇附近,掌祭祀天地、神祇及宗高、社稷時樂舞,由提點、知觀等官主管。

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道官,當然道官內最高的等級也就是個“神樂觀提點”,屬於正六品。

畢竟真正禮儀的制定者還是儒家,所以道門的祭祀機構,在明庭內也就是充個牌面而已,正六品的神樂觀提點,其實對於大臣們來說,這品級都覺得是高了。

所以內閣次輔沈一貫會告訴姬象,讓他過來讀書,畢竟讀書才能當更高的大官,而且姬象的官身性質是實在的官員,屬於入了正兒八經的儒門官僚體系,這是大體系,像是神樂觀這種都屬於遊離在大體系之外的閒散人員。

不捨棄道門身份,即使皇帝給你賞賜一個官身,也最多給你升到從四品。

這大概就是正式工和合同工的區別吧。

而這位廟祝所說的“二知觀”,則是神樂觀中的第二個知觀,從九品,真正是芝麻綠豆官。

駱思恭詢問廟祝:“昨夜東嶽廟可有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