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你們看。”

他走到窗戶面前,開啟一條縫隙,又向眾人招手,於是那些客人也心有奇怪的聚攏過來,人貼著人,身挨著身。

擠一擠,騰個位。

自古以來,愛看熱鬧就是人們的天性。

但此時卻不一樣。

靠著近的一些人,本來還是挺好奇的,他們湊著頭,轉著眼珠子,咕嚕嚕的,閃著眸光,從那開啟的窗戶縫隙中看出去。

隨後,他們眼中的好奇之色,就都消失了,剩下的全是驚恐。

他們看到了驚人的景色,他們面色瞬間煞白,渾身止不住的打起劇烈的哆嗦!

此時,萬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一更二點。

天地已經完全沉浸在黑暗之中。

傳鈴的“人們”,從內城的長安右門,走到了正陽門,在這個時候,走出來了。

鈴聲,越來越近。

而那些持鈴人,也被這些暗中觀察的凡人們所看見。

那些傳持鈴鐺的人,多數為黑衣、白衣,他們提著燈籠,持著鈴鐺,拿著鎖鏈、朴刀,神色莊嚴,不帶有任何的表情。

有一人青衣持簿,牽棕紅大馬,披頭散髮,兩腳上的黑筒長靴,幾乎到膝蓋。

而除去這些傳遞鈴鐺的“人”之外,還有藍面獠牙的巨漢,渾身斑斕的猛虎。

就這樣詭異而恐怖的組合,在空無一人的漆黑街道上,提燈搖鈴,四周空空曠曠,這些人行走之時,身上還有幽藍色的火光。

“那,那些是什麼東西?”

客人們把自己的聲音壓的很小很小,也儘量保持著完整的語句,有人甚至直接退回去,渾身抖動,面色慘白無比恐懼。

“鬼,都是鬼!”

“說什麼胡話,這些才不是鬼,他們以前是人,現在是神!”

那小鬍子朝鮮官的目光中帶著興奮:“好好睜大你們的眼睛看看吧,在其他地方,恐怕看不到這莊嚴景色。”

“陰司出行,百鬼奔逃!”

“青衣持簿,散發,黑筒長靴,牽一匹棕紅馬......是夜遊神!”

這小鬍子朝鮮官非常激動,自顧自的對那些客人們講解,比起這些明朝人還要更懂大明京城的情況:

“你們知道,為什麼順天外城有七十二紅鋪,卻有七十六個鈴鐺?其實過去是七十八個,而現在的七十六,乃是代表陰司七十六司!”

“起更時,陰司出行,從東嶽廟進入內城至皇城,巡遊順天。凡人此時出去,若是衝撞陰司,陰氣入體,則百病橫生,甚至會暴死街頭!”

客人們紛紛稱奇,雖然他們的面色依舊很難看,而此時那客棧老闆,這位蓄著短白鬍須的老人則是誇讚朝鮮官員道:

“您對我們這裡的事情怎麼這麼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