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巽百姓的日子,如今是一日比一日的好,一年更勝一年的舒坦,吃得飽,穿得暖,安居樂業,國富民強,繁華的地段幾乎不見乞丐,人人都能有一份正經活兒計做,人人都能靠自己一雙手吃飽飯,眼見著才幾年光陰,卻是越變越好,窮苦老百姓不僅日子不緊巴了,還能騰出錢來供孩子唸書了。

自女子書院成立,唸書考功名甚至當官都不受性別限制後,女兒家的地位比之從前要舒服了許多,從前老百姓吃不上飯,嫌棄女兒家是賠錢貨,賣女兒換錢比比皆是,如今日子過的好了,才曉得女兒家也有女兒家的厲害,學了東西日後也能賺大錢,女子書院自京城往周邊城池擴充套件,靠著女兒家們的不斷宣揚,迂腐之人越來越少,現如今說要賣女兒還錢的,少不得要被鄰里罵一句混球。

後續雖然其他書院也上行下效的收女學子讀書認字,但女子書院作為只收女學子的書院,仍然不受分毫影響,要說起原因,當是京城第一家女子書院的山長,傳聞都說她是有名的大才女,文采不輸給男子,若不是早些年受到些事情牽連,說不準就是第一個入朝為官的女人了!

而她一手交出來的弟子,便有幾個在地方當官,雖說都是末等小官算不得什麼,但對於一直埋沒在家中的女性來說,足夠引以為傲了。

有了遠見的女孩子們,逐漸的把那桃李滿天下的女山長當作了崇拜的物件,希望求學路上,有一日能目睹這位女山長的真容!

“然後呢然後呢!”

幾個三五歲的孩子興奮的趴在龍椅邊上,看著座上身著明黃色龍袍的中年女性,十分期待的希望她繼續說下去。

她摸了摸幾個孩子的腦袋,神情中滿是溫柔,恰是朝政閒餘時,她娓娓道來:“然後啊……”

女山長是個有能耐的人,早些年被規矩束縛成了榆木腦袋,從前也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雖贊她有才,但更多的吹捧,源於她曾經有著非常好的出身,眾人都怕著她,所以吹捧著她。

那時候的日子,規矩對於女性,有著太多的壓迫,賢良淑德四字裡,卻有包含著太多賢良淑德之外的歪理,一齊逼迫著女性。

要服從男人,要聽家裡的話,要聽丈夫的話,不許做的事情就是不許做,不能想的事情就是不能想,那樣的日子實在是十分難熬啊……

女山長年輕時曾嫁過一次人,可拘於後院的日子,夾在孃家、夫君、婆母,還有諸多女人之中,這樣日復一日,女山長也做過不少錯事,終有一日,萬般委曲求全的她在逼迫之中爆發了,所有人都認定這樣不守婦道的女人,等待她的結局必定是一無所有。

但不知是不是上天不肯她這樣有才華的人銷聲匿跡,她的反抗給了她機會,讓世人看到了她的文章,那是何等的優秀,很難想象那是一個成日困在後院的女人,能寫得出來的文章。

可惜那時候女子做官幾乎是沒有可能,更讓人覺得是大逆不道,連女山長的親生父母,都恨不得當自己沒生過這樣的女兒。

只是懂得反抗的女山長,她自學會反抗之後,心中有了傲骨,不肯向現實低頭,她的才華終歸是得到了賞識,幾經波折,她脫離了家庭,脫離了這世上的束縛,成了這世上第一個女山長。

她才華橫溢,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成了那個時候,一部分弱小女子眼中的光,而那家書院,曾經也成了弱小女子眼中的庇護所。

那家書院曾經庇佑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女子,那些可憐的女子們,險些成為了兄弟的聘禮錢,險些成了父親的嫖賭錢,險些被毀去了一輩子,是那位女山長頂著世俗抨擊、不屑、不恥的目光,一個一個拼了命的拽回來的。

這些被拯救的姑娘們,也沒有辜負女山長的培養,有不少人都考取了功名,雖說真正做官的並不多,但徹底改變了她們的命運。

後來,據說有的弟子去其他城池中成立了女子書院,有的則其文叢武,參軍去了,便是一般般的,也去了富庶人家,給那家中的小姐做女先生,帶她們啟蒙認字。

女山長最開始收這些女子的時候,經常遭人冷眼,但逐漸的,這些女孩子們就如同雨後春筍一般,一發不可收拾的成長了起來,十分厲害。

“我知道我知道!”

一個孩子舉起手道:“母皇今年欽點的那位狀元,她就是那些被救下的女孩子之一吧?”

“這也不全對。”女帝笑笑道,“女山長如今已經不收弟子了,今年這位優秀的狀元郎,是她弟子的弟子。”

“哦~”

“母皇,那然後呢?”另一個孩子期待的問道。

“這之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