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沈芙玉你這個賤人!我要殺了你!”

可顯然宮人是怕了沈芙玉了,哪裡還敢讓自家主子這般去以下犯上,若是鬧到了皇上耳朵裡那可就不只是這幾個臭雞蛋的事情了!

即使做宮人的見到沈芙玉也厭惡的很,畢竟他們主子與沈芙玉同為皇上的妃嬪,無端針對算什麼本事?不過是仗著得寵罷了!

但即便如此,這樣的話哪怕是夢裡他們都不敢說,小命當前誰還管什麼恨不恨,只能理智的先把主子拖住再說!

“娘娘,您冷靜些!”大宮女苦口婆心勸道,“您這樣與她硬拼不是辦法啊,您忘了之前咱們都是如何碰壁的嗎?”

“你要本宮怎麼冷靜!”琴婕妤噁心的抹掉了臉上的臭雞蛋,臭的她一直乾嘔個不停,“是這賤人先動的手!”

大宮女如何不知道是沈芙玉先動的手,可就算是這樣那又能怎樣?難道自家娘娘現在有跟沈芙玉對峙的本事?難道靠剛有起色的李家能跟一流世家的沈家抗衡?

只能先拿出帕子招呼著宮人先將琴婕妤帶回去梳洗乾淨,這臭雞蛋掛在身上實在是難聞的很,一邊給琴婕妤清理頭上的腥臭粘液,大宮女一邊道:“娘娘且忍一忍,如若不能一舉扳倒皇貴妃,您如今做什麼不都是徒勞嗎?”

這話也讓琴婕妤稍稍冷靜了下來,可是轉而就又幹嘔了起來,氣得她將頭上新做的發冠狠狠摔在了地上,氣惱的將火氣發洩在身邊的宮人身上,而這臭雞蛋味兒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氣在心頭的緣故,讓琴婕妤覺得是怎麼洗都洗不乾淨。

但也並非是錯覺,沐浴的水溫度不算低,都是用燒開的水兌涼水,這涼水熱水還沒變成溫水之前,總得出現點蛋花湯在頭上。

這一搓頭髮,更是成蛋花屑了,粘在頭髮上怎麼也弄不乾淨,崩潰的琴婕妤恨不得絞了自己這一頭的烏髮,又恨又氣的坐在木桶裡放聲大哭!

而弦月宮裡,沈芙玉在美滋滋的啃著她的脆皮鴿。

啊!這個脆脆皮!太好吃了!

下午去哪裡找事兒比較好呢?宮裡只有一個琴婕妤這種人菜癮大的傢伙實在是太沒有挑戰性了,太后又不理她,荊瀾曦病也沒好,崔盈素就算了,實在是跟變態沒什麼好說的,怎麼才一年多後宮就沒有拿得出手的人了呢?

沒勁。

太后跟崔盈素鬧掰,怎麼不再從崔三爺那一脈挑一個胸大無腦的姑娘進宮呢,沈芙玉想不明白,但按理說她不說應該沒人猜得出來她有這麼一個空間對吧?

掃完了桌上的菜,細數如今世家只剩下崔家、沈家、林家,太后沒有動靜,崔家已經有了一個崔盈素在宮中,從前的時候沈書承或許還有想法,現如今沈棠玉不是他的女兒了,什麼荒唐的想法也都沒有了,至於林家,沒了林雲雅也是一樣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姑娘。

而地位分的妃嬪如今走的走老實生活的老實生活,沈芙玉也實在懶得大費周章去欺負她們,從前辦的什麼得寵培訓班,也是為了賺她家寶貝怒氣值才開設的,單是這些小美人小才人的怒氣值蚊子肉一樣,去一趟還大費周章,累一天估計都不一定能見怒氣值動一下。

“這後宮……太冷清了。”沈芙玉總結了一下。

小翠被這話嚇了一跳,小心翼翼的問道:“娘娘……這,這樣不好嗎?皇上天天來咱們這……”

她就愛看皇上來弦月宮,皇上只跟他們娘娘恩愛最好!

沈芙玉輕輕咋舌一聲:“你的眼界能跟本宮比嗎?”

她要賺怒氣值啊!這玩意兒不能因為日子過安逸了說不要就不要啊!對她來說就跟真金白銀一樣當然時時刻刻都要賺!

可偏偏最後十多級一級升級要太多,除非能從天上掉下來一個出身高、有點手段和本事,最好自持美貌抱有目的入宮的人。

但問題是天底下哪有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她家寶貝自然稱得上年輕有為各方面出眾,但即便如此除非像景王那樣刻意經營,否則也見不到多少女人趨之若鶩,畢竟大家都心裡有數,絕大多數人也有自知之明,比起高不可攀的明月不如眼前觸手可及的燭光,再是男尊女卑,女人都還是期待能跟未來夫君舉案齊眉的,而放眼宮裡從前現今那麼多人,除了林雲雅是一開始就深愛過秦致逸的,滿宮裡再找不出第二個跟林雲雅一樣的人來。

嗚嗚嗚騙人!說好的帥哥美女身邊都眾星捧月一般的不缺情敵呢!她強烈要求把她青春年少時看過的那些除了名字不一樣幹什麼都差不多的惡毒女配調到她身邊來!

這種惡毒女配放那些裡除了氣人和重複以前的套路還有啥用!給她啊!讓她人盡其用好不好!

而轉眼又是深秋,在荊瀾曦逐漸恢復的過程當中,前朝仍然沒有停下廢后的呼聲,這月餘時間,大巽境內又是不少天災人禍,但只有宮中那兩位心知肚明,天災不可違背,但人禍想要多少都行。

比方說景王在跟皇上比試狩獵的時候摔斷了腿,比方說景王中秋宴上吃竄了稀,比方說景王下朝路上磕了個狗吃屎,比方說景王剛出王府就迎面飛來了一塊石頭差點砸到腦袋,以及其他朝中貴族世家官員身上發生的各種小事。

自然朝中也有人疑惑為什麼景王會這麼倒黴,只是這群人苦尋許久沒有任何結果。

畢竟馬腿是沈芙玉在空間裡悄悄絆的,瀉藥是沈芙玉借尿遁進空間直接丟進景王嘴裡的,下朝路上的石頭也是沈芙玉友情提供的,飛來的石頭也是沈芙玉躲空間裡扔出去的。

景王這喝涼水都塞牙的倒黴程度直接重新整理了眾人的認知,所有人都認為是當初景王為了幫皇后壓制邪氣不成反而被邪氣親體給害了。

這樣的話在經過太后一黨的人一番醞釀之後,變成了景王是皇室血脈,身上有真龍之血,是為皇上擋了災,以此還編了口水詩、童謠、讓人在大街上口口相傳歌頌景王,再然後便是說書人口中的主角都成了景王,對景王的大肆讚揚甚至用上了一些讚揚明君的詞來,意圖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