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神醫不求名利
章節報錯
“你是靖溪郡人?”
談政論史之餘,裴如琢的出身更叫秦致逸微微一驚:“去年西部幾郡突遭天災,靖溪郡情況最為嚴重,如今郡中百姓過的可好?”
“回皇上的話,郡中一切都好。”裴如琢提起此事,心中還是頗有些激動,“神醫的藥可謂是藥到病除, 一下便解燃眉之急,那之後郡中百姓皆收到了賑災糧,雖然數目不多,但基本都相安無事的度過了年關,如今已經恢復農耕。”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臣所在的村子從前窮,其實是最早鬧出疫病的地方,因為存糧不足,有人冒險上山獵野,野物沒獵到,反倒是一回來就發熱病死好幾個,村裡人四處求口飯吃,沒人掩埋屍首,一瞬疫病就傳開了。”
“當村子被封上,一村人基本都發熱的發熱死的死的時候,臣曾以為這輩子就要到頭了,卻不曾想有神醫一藥病除,也未曾想到皇上一直記掛著百姓安危,遠送賑災糧又求神醫賜藥,請皇上受臣大禮,您當受天下萬民敬仰愛戴!”
說著,裴如琢在地上行了一個五體投地的大禮,與高權者不同,平民老百姓只求一生順遂平安,對於他們來說,能把百姓放在心上的官就是好官, 能把百姓放在心上的皇帝就是好皇帝, 他想以科舉入仕,正也是希望能讓家中父老過的更好一些,而秦致逸這樣一心為民的皇帝,是值得他追隨的皇上!
“一切無恙變好。”秦致逸親自從龍椅上走下扶了裴如琢一把,“能受卿一拜是朕之幸事,而大巽能得卿亦是幸事。”
暢談今後計劃,如何打破貴族一直以來的遮天蔽日,如何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從籠統到詳細,從互相的想法中,兩人皆是受益良多。
“請皇上再受臣一拜。”裴如琢心中之喜難以言喻,國家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人降生與死亡,可太多的問題是治標不治本,百姓想要過上好日子如日登天,裴如琢從前認為這很難改變,哪怕自己哪一日能在朝為官,但如今他看到了希望,“臣願追隨皇上,為大巽、為百姓效力!”
“好!”秦致逸鄭重頷首,“得如此賢能之輩, 朕心甚悅,望卿牢記今日,不負家國百姓。”
沈芙玉輕輕打了個嗝,順勢拿起杯子喝了幾口果汁把打嗝的徵兆壓了下去,啊……這忠義滿滿的場景,她喜歡,男人跟男人的友誼啊!
現場看就是爽,訴說豪情壯志和討論遠大理想的男人身上都有這一份很濃重的責任感,她很喜歡三觀端正態度端正的男人,遇事敢挺身而出,錯事敢承擔責任,哪怕生的柔弱模樣,敢頂天立地的心也比任何人都陽剛。
而且該說不說,她真的很喜歡這種明主忠臣的純友誼真兄弟,然而現世時電視劇裡滿彈幕滿評論的看腐癌強行拉郎,好像人跟人的感情就只能是愛情似的,好像愛就只能是情侶之間的感情一樣,不是厭腐厭同,而是著實有被偏激言語噁心到,還是這現場版無人打擾的好,看的舒服,她今晚可以多吃幾碗飯!
屏風後肆意嗑瓜子的動靜裴如琢聽在耳中,但他沒有出言過問,既然是皇上默許的,興許是其他同謀的大人在。
“皇上,臣還有一事相求。”政事暫告一段落,裴如琢沒忘了自己和家鄉親朋的一份私心,“臣可否有幸親自拜謝一下神醫大人?”
如果不是那位神醫高人的藥,疫病不會像毛毛雨一場就聊無聲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恩?
但除了眼前的皇上,誰也不止這位神醫大人姓甚名誰什麼模樣來自哪裡,裴如琢心中不免忐忑,也不知這位神醫大人是否願意見他。
秦致逸下意識瞟了一眼屏風那邊,隨後道:“朕要問過神醫的意思。”
雖然沒有確切的答覆,但這也足以令裴如琢高興了:“多謝皇上。”
可人還沒拜下去,秦致逸卻直徑往屏風後面走去,那感激的話語越說越沒了聲音,這是什麼情況?
屏風之後,傳來了秦致逸的聲音。
“你都聽見了,你可要出來見一下?”
神醫就在這宮中?這怎麼可能?不是說無人知曉神醫是誰嗎?
“人家不嘛!腿腿都坐麻了不想起來走路啦,走路腳腳麻!皇上背背的話那人家就考慮一下嘛!”
極致嬌氣的女聲甜軟悅耳,帶著些懶怠和隨性,正肆無忌憚的在跟一國之君說著本應私下裡的情話。
裴如琢瞪大了眼睛!
裴如琢大受震撼!
裴如琢驚訝的接受現實。
女子……那位揮揮手就拯救了蒼生的神醫,竟然是一名女子,聽著她與皇上拌嘴的話,完全聽得出皇上在遷就她,難怪宮中竟無一人知曉這神醫身份,誰又能想得到這樣一個不得了的人其實是後宮的某位妃子娘娘呢?
……
打情罵俏般的聲音絡繹不絕,裴如琢隔著屏風外只覺得有些難以想象,這位神醫真是個十分與眾不同的存在,和世人熟知的高人完全兩目兩樣,雖不是感到落差,但多少有些驚掉下巴了。
秦致逸從屏風後走了出來,面上絲毫不見有任何異樣的道:“神醫不求名利,不願出現在世人面前。”
裴如琢:……
他其實都聽見了的。
倒也不必說這位神醫不求名利。
“是臣叨擾了。”雖然但是,既然這位神醫並不打算暴露身份,不願受他拜謝也是正常,裴如琢並未因此失望,唯獨今日所目睹的一切,讓他有些不知該做何想法……
他側了下身子,朝著屏風傳出聲音的位置拜了一拜,雖然有些令人大跌眼眶,可心中感激與敬佩不減,如此豁達的心境可謂是大隱隱於市之風範,此等心態著實令人敬服,無怪連九五至尊都會被她吸引。
瓊林宴設在了惜華殿,過了殿選的新科進士都會出席這次宮宴,與裴如琢這一番忘時深談後秦致逸才發覺已經快到了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