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兒,我們不是已經表面投降了麼,為什麼還會來呢。而且,看樣子來者不善啊。”

艾能奇也思考了起來。

“你才是來著。”

薛無淚開口。他表示大明這是看不起他們的義父,想要收回谷城,但他們絕對不能給,這裡可是好地方,是崛起的地方。若是能把握住這裡,以後一飛沖天也不無可能。

而且大明現在內憂外患,有所兵力都調到了北方邊關,正在和清軍決戰。所以來到這裡的定然人數不多,可以解決。

張獻忠坐在主位沉默不語,他也在思考著。幾人的意思,思考著大明到底為何而來。不過他卻更傾向於薛無淚的話語,谷城確實不能讓。

他們在谷城不過短短一年,便已經發展到如此大的勢力了。手下的軍力也翻了數倍不止,有錢有銀。

如果能在這裡再發展個一到兩年,到那時再起。說不定和李自成的位置就要換一換了。甚至,也不是沒有機會坐一坐,那金鑾殿之上的位置。

“谷城不能讓。”

他開口下了命令。

“那我們要打嗎。”

李定國拄著長槍坐在那裡閉目。

“打。”

“對面三萬人,我們有15萬,憑什麼不能打。”

薛無淚在那裡起鬨,彷彿只要大家一同出手,外面的敵人就會被他們覆滅。

“可是…”

李定國心中有些不安。

“打。”

張獻忠徹底拍板決定了。

“召集所有人,爾等自領一軍,我來打頭陣,我要會一會那大明的軍隊。看看區區三萬人是憑什麼敢來我的地盤,要讓我張獻忠的名字徹底響亮。”

他有一句話說的沒錯,他的名字確實會徹底的響亮。

但是。

死亡,也是一種響亮。

富水關南,生龍寨。

這裡是闖王李自成的所在地。

其實此時的李自成還不如張獻忠,手下也就周圍幾個山寨,總共不過萬人。他先前徹底被大明打廢,此時正在修養。

真正起事的時候,還是在後面撿漏。

張獻忠在明年(1640)谷城再次反叛明廷,李自成從商洛山中率數千人馬殺出。李自成趁明軍主力在四川追剿張獻忠之際入河南,收留饑民,開倉而賑饑民。

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自此,李自成軍隊發展到數十萬百萬,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中傳唱的“迎闖王,不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