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衡詳細解釋了世界之劫的來龍去脈,才面色沉重的說道:“鹿伯,據天子親自觀測,如今我們這方世界周圍,共有三處世界,將與我們相接,一旦相接,便是三場世界大劫。”

實際上,鹿梧封伯之事並不尋常。

如今早已不是人皇年間了,崑崙鏡器靈生有智慧,不再任人擺佈。

軒轅之後無人皇,就是指在軒轅之後,再也無人能讓天下人族全都心服口服,並且煉化崑崙鏡,真正執掌天下。

別說封伯了,就算是軒轅人皇親自封下的九大王族換了人,崑崙鏡也懶得理睬。

反正肉爛在鍋裡,只要人道氣運不曾衰敗,崑崙鏡就不會出手。

但是近年來,隨著三大世界漸漸接近,一番大劫不可避免,崑崙鏡也有些慌——它倒不怕什麼世界合併,但若是此方世界的人族大有損傷,那對它來說,卻是折損了根基。

崑崙鏡作為人道氣運中樞,受人道氣運供養,能在靈氣缺乏的世界晉升法寶,同時也和人道氣運繫結在一塊,絕無可能獨善己身,更何況法寶到底不是天生生靈,思想沒那麼複雜,維護人族乃是它的本能。

所以,如今為了應對世界合併的大劫, 崑崙鏡也要培養人手,做最壞打算——不然,區區一個伯國,如何能引動崑崙鏡親自投影賜封?

要知道,哪怕是最初軒轅人皇親封的九大王族,賜有九鼎,被滅了也就滅了,崑崙鏡頂多將九鼎收回,從來不說親自下場拉偏架的。

鹿梧問道:“蘆先生,若是鹿某沒有會錯意的話,你此次前來,是要鹿某去應對世界大劫?”

蘆衡搖搖頭,笑道:“非也,世界大劫何等驚人,乃是兩個世界全力相博,又怎會將希望寄託在一人身上?蘆某隻是前來知會鹿伯一聲,若是他日大劫臨頭,鹿伯也要出一把力便是。”

鹿梧問道:“這大劫還有多少時日?”

“這要看世界之間互相吸引的速度,我等也沒有經驗,慢則三五百年也未必爆發,但若是快的話,只怕十年內,便有可能爆發此劫。”

“若是鹿伯有意,可將真氣引動氣運鎮器,自然可以聯通崑崙鏡,便知其中詳情。”

“還有一事,鹿伯領的時崑崙鏡親封伯位,非同尋常,當日誓言不可不遵,所以鹿伯若無理由,萬萬不可向九州人族出手,不然氣運反噬,將有不詳。”

“便是有不得不出手的緣由,也要先祭告崑崙鏡,才好出手。”

蘆衡此次敢大搖大擺來到鹿梧身前,便是因為鹿梧受崑崙鏡親封,固然可領一份人族氣運,但卻也要被誓言約束,不可再對九州人族輕易出手。

鹿梧這段時間修身養性,不再親自出手鎮壓四方,除了性子懶惰之外,便是隱隱發覺,自己動手殺戮敵人時有些感覺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