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候勾昌將話說的這般明白,他自然知道是什麼意思,不過上趕著不是買賣,當然要擺出一副老子不在乎的樣子——不然如何能拿到足夠好處?

“吳王的確仁厚。”越候勾昌點點頭,承認這一點。

吳王親赴車隊,以莫大誠意讓天下第一狂徒回心轉意,以南方五府置換江南五郡,此事轟傳天下,早已成為美談。

當然,吳國舉國上下要趁人之危,絞殺鹿梧的打算沒人提起,只說君臣相得,吳王是以封伯和極大誠意,才換來了鹿梧將吳國故地歸還。

“不過,天下無有長生不死之人,吳王仁厚,將來的繼位者卻未必有吳王這般心胸。”越候勾昌說道。

“吳王如今春秋鼎盛,越候此言為時尚早。”鹿梧搖頭說道。

“不謀千秋者,不足以謀一時——本候要說句不好聽的話:若是吳王老去,繼位者上臺,只怕那時鹿伯也提不動長戟了,若是吳國對鹿國起了吞併之意,鹿伯如何自處?”

論起延壽,三種超階強者中,玄門羽士第一,武道宗師也有百五之壽,唯有兵家鬥將壽數與常人無異——引兵煞入體並不是毫無代價的。

所以越候勾昌這話並不是無稽之談。

鹿梧微微撇了撇嘴。

別說吳王老去,就算等吳王骨頭變成了灰,老子也活蹦亂跳呢——他又不是真正的鬥將,而且將來還要長生不死呢。

當然,鹿梧不會直接開口這麼說,他只是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那時我也半截入土了,還管這麼多幹嘛?更何況吳國接下南方五府,便要直面楚國兵鋒,能不能穩穩當當的吃下來,只怕還在兩可之間。”

越王勾昌心中暗暗點頭。

哪有什麼傻白甜?

若是南方五府真是一塊大肥肉,這天下第一狂徒豈肯放棄?還不是形勢所迫?

別說這鹿伯出身商人之家,底蘊稀薄,便是將南方五府給了越國,勾昌都沒把握吃下來。

楚國在南方五府經營三十年,那不是開玩笑的。

到時候楚國大軍壓境,內外呼應,就算越國投送的兵力比楚國多,也難以守住南方五府。

更何況隔著一條瀾水,越國怎麼也不可能比楚國調動大軍更方便。

也就是南方五府是吳國故土,先有大義名分,又有鹿梧將當地貴族大戶打壓了一遍,楚國埋下的釘子也多半被拔了出去,吳國各大貴族又是急於迴歸祖地,上下一心,天時地利人和具備,這才有把握吃下南方五府之地。

不然的話,吳王也未必肯拿江南五郡去換南方五府——真以為開發江南五郡不要錢嗎?

不過,鹿梧會這般說,也早在越候勾昌預料之內。

越候勾昌剛要繼續向鹿梧辨明厲害,外面有人進來稟報:“啟稟大將軍,吳王駕輦將至莊外,請大將軍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