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亂計劃,王廷再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倒是不是為了捧上司的臭腳,而是如今楚國幾位比他資格更老,名望更重的大將,都在邊境鎮壓四方,抵禦燕國、魏國等大敵。
若是留給楚國排程的時間充裕也就算了,但如今戰機稍縱即逝,他豈不是有機會了?
如今在埕都的夠資格的人,除了他之外,就只有襄沉、畢以。
襄沉統帥禁軍護衛王城,決不可輕動;畢以年輕識淺,是剛剛提拔上來的輕騎上都尉,論官職勉強夠格,但這種干係國運的大戰,,誰敢讓他統帥大軍?
“此事的確勢在必行,不過還需仔細計較一番方可,若是那鹿賊假意前往吳國受伯,其實暗暗留在南方,待兩軍廝殺,他出其不意殺將出來,卻如何應對?”禁軍統帥襄沉提出異議。
對楚國王廷來說,鹿梧此人最可怕就是個人戰力,尤其是他率領精銳出其不意突擊軍陣、斬首主帥的戰術,衝擊力實在駭人聽聞。
楚王襄同微微點頭,此事的確不可不防:“諸位愛卿,可各抒己見,以策萬全。”
“公孫宗師是否可以出手?若有公孫宗師出手,那鹿賊若是再敢弄險,不過是自尋死路。”
“公孫宗師還未有訊息,不過公孫宗師許諾一月為期,應該可以趕上這場大戰。”
“何須公孫宗師出手,封伯之事何等重大,我聽聞那鹿賊不過貧賤出身,如何捨得這等機會。”侍郎張歡說道。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了封伯的機會,誰還管一兩場戰爭的勝負?
封伯不是封大夫,封伯是封君!
將心比心,若是在場之人有這等機會,就是斷了兩條腿,爬也得爬過去,一場敗陣算得了什麼?若是有了伯君的大義名分,哪裡拉不來效忠之人?
“我看卻也未必,據說那鹿梧輕薄名利、特立獨行——吳王登基,據說此人立有莫大功勞,卻不等吳王封賞便自行離開吳國——這等人絕不可以常理視之。”另一位侍郎李星說道。
這兩位侍郎平日就多有不和,你支援的我就要反對。
“封伯何等大事,豈能與區區輔佐之功相提並論?”侍郎張歡不以為然。
有人不在乎百十兩銀子,但換成萬兩黃金試試?封伯之貴,又豈是萬兩黃金可比?
“那鹿梧性情剛勇、年輕莽撞,行事不可預測,張侍郎可保完全否?”侍郎李星的意思也很明顯——萬一人家就是個愣頭青,不按常理辦事,你怎麼辦?你敢保證萬全嗎?
侍郎張歡一滯,惱火起來:“這等事情,誰能保證萬全?”
“兩位侍郎莫要爭了,依我看,管他是真是假,只要命細作廣傳訊息,此事假的也能變成真的——只要鹿賊手下人心一亂,便是他三頭六臂,也難以收拾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