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興定縣難道不怕鹿梧?

還不是因為榆次府各縣都投降了,通河府治事襄旅驚怒之下,派出心腹手下前往各縣監軍,這些人也不奪軍權,只是給縣尉、縣令等人身邊都增加一批近身護衛——敢言降者,當場斬殺。

至於城中大戶,更是被勒令交出所有私兵人馬,統一聽令。

所以哪怕鹿梧兇名赫赫,興定縣眾人也不得不死戰到底,倒不是這興定縣的官吏大戶人人忠於楚王。

——————————————————

“你們也說說,有什麼辦法能減少傷亡?”鹿梧朝其他九名校尉問道。

鹿梧有十六名戰魂記憶,問題是這些記憶殘缺不全,除了武藝方面是這些戰魂練到骨子裡的,已經形成本能,被鹿梧全盤接收之外,至於統兵打仗的記憶,卻只有個大概方法。

這十六名戰魂中,高階武將佔了十一位,另外五人也是不可一世的強橫之輩,要不是十六人大都是軍中大將,記憶可以相互對照互補,鹿梧連如何統兵的方法都弄不出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最早追隨鹿梧的郭忠源,硬著頭皮開口道:“大將軍,這事恐怕很難,當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除非士卒都像大將軍那些隨身近衛一般武藝高強,不然就算人人都配上鐵甲護身也不行。”

“就算有鐵甲護身,也沒多少士卒能穿著鐵甲縱越如飛。”校尉沈洋小聲嘟囔了一聲。

他和王卓都是榆次府降兵出身的老相識,當日兩人還競爭過夥長職務,王卓比較胖,武藝與他相若,但人才不如他,才讓他當上夥長,後來又選上營正,進而被鹿梧提拔為校尉。

可今日一見,王卓不但瘦了許多,武藝更是進展到令他望塵莫及的地步,簡直令他驚掉了下巴——武道之路,技巧相對好練一些,但力量速度這些硬指標卻是做不得假的。

那王卓穿著鐵甲依然奔走如飛,還能跳上九尺高的雲梯車頂,這是脫胎換骨了不成?

“大將軍,能不能把我等也收為記名弟子啊?”另一名校尉叫了起來。

“大將軍,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不然我們這些校尉武藝不濟,一出陣就被人斬了,我等死不足惜,可也是丟了您的人吶!”郭忠源更是恨不得叫起苦來。

鹿梧身邊那二十四名近衛一出手,就在城頭站穩腳跟,是擊破興定縣城的最大功臣。

尤其是這二十四名近衛原本就是軍中好手,大多都是什長、夥長,甚至有一人已經是營正了,這些校尉就算認不全,但至少也認識其中一部分,知道他們原來雖然算是軍中好手,但絕沒有如此勇力。

那肯定是當了大將軍隨身近衛/記名弟子之後,才得到的好處。

郭忠源羨慕的要死,才厚著臉皮說出這話。

當日鹿梧甩軍與上將軍潘夫正面決戰,他郭忠源被提拔為校尉,正是信心爆棚,要大展手腳的時候,於是搶在副帥秋桐前面與敵將單挑,只希望能一舉建立威名,結果當場社死——還是秋桐夫人出手,才將敵將擒拿。

十位校尉中,若說有誰最希望提高自身戰力,郭忠源絕對排名第一。

鹿梧沉吟片刻,魔種傳承只適用於那些即將由外入內、生成外家真氣的將士,並非人人適合。

當日在丹臣縣,五千降兵加上自己手頭千餘人馬,也只有二十七人合適。

要是不求煉成高手,只求提高一些戰力,自己倒也不是沒有辦法——不過這些法門只適合在士兵中普及,對校尉倒是沒多大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