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江家、唐家等貴族,可以保持在南河府影響力的基本盤。

鹿梧原本既沒有機會、也沒有人手,將自身建立的軍政體系深入到鄉村一級。

但是江塵的請願,卻給了他一個提醒。

你不是覺得親兵營眾人同樣殺敵立功,卻沒有得到公平賞罰麼?

好,你原本不是繼承人,你戰死了,我便支援你的血脈當繼承人——這可不是空口白話,而是真正會出兵支援。

從戰友袍澤的角度來說,這種做法,任誰也說不出個不是。

就是江塵,他敢說鹿梧這軍規不是照顧親兵營嗎?

而且手心手背都是肉,其中一方還有軍隊支援,家主到底把位置傳給誰?

你把自家次子送去犯險,如今次子沙場戰死,家族難道不該有所補償?不然的話,下次誰還願意為家族賣命?

讓次子的血脈繼承家門,雖然長子可能不樂意,但誰讓你不去冒險當鹿梧的親兵呢?

鹿梧當初只下令,讓各家出嫡系血脈來組成親兵營(人質營),也沒說過必須讓次子前來,嫡長子也可以來嘛。

人家孩子的繼承權,是老爹用命拼來的!

次子血脈在鹿家軍支援下繼承家門,那麼他長大後會不會支援鹿家軍?若是這孩子被害死,你才鹿梧會不會趁機介入?

這還不算,鹿梧的第二、第三、第四條軍規,更是赤裸裸的分裂各家大戶的陽謀。

貴族大戶為什麼有力量?是因為他們控制了大片土地人口。

貴族/大戶動輒擁有數十萬畝土地,族人佃農數以萬計,動員能力極為驚人,任誰當政都要小心幾分。

而且這些貴族/大戶的勢力遍及地方軍政,絕不是想動就能動的。

如今鹿梧軍規規定,凡是重傷退役或者服役期滿退役的親兵營士兵,因為積累軍功的原因,都可以擁有與原嫡長子同樣繼承權。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家長,是讓嫡長子繼承呢?還是讓這些退役的親兵營士兵繼承?

等同繼承權,這個詞就是鹿梧的用心所在。

給次子,嫡長子不樂意;給長子,次子有鹿家軍撐腰。

平分的話,等於把一個拳頭分成了兩半,那將來還能再捏成一個拳頭嗎?

鹿梧只需要放出這四條軍規,便可將原本離心離德的親兵營(質子營)化作自身助力,變成自己伸向各家族的一支魔爪。

屁股決定腦袋,只要這些質子(親兵)對家族大權有三分想法,就不得不為鹿梧賣命。

在親兵營中,他們要為鹿梧征戰四方積累功勞;回家以後,要為鹿梧掌控各大家族做出貢獻。

這些人可都是受過在這個時代堪稱昂貴的教育的,能收攏這些次子人心,對鹿梧來說也極有幫助。

至於第五條軍規,只好算是基本兜底紅利,用來應付那些被罷免了官職的軍官,讓他們不至於狗急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