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塵勸諫,楚國廷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非鹿梧肯任人擺佈、或者遠離塵世,不然以他的性子,自立為王不過是遲早的事情,也許還得擔上亂臣賊子之名。
——————————————
楚國,埕都,楚國王宮。
“亂賊鹿梧驍勇善戰,智謀過人,不可以尋常兵家鬥將視之,如今南方五府之地失了兩府,通河府岌岌可危,不知眾位愛卿可有良策應對?”
楚王襄同令宮中侍從將情報整齊成冊,發與眾位上卿,待他們一一看過,才發問道。
“觀此賊手段,其志非同小可,必要大將壓陣,然後調集精兵良將,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催滅,方可絕此大患。”楚國大司馬魏圖站出來說道。
楚國軍制與吳國不同,不設大將軍一職,大司馬就是最高軍事長官。
“愛卿之意深得我心。”楚王襄同點點頭,讚道。
大司馬魏圖退回左側班列,並不繼續發言。
他是最高軍事長官,定個調子就行了,具體如何征討,是下面各級官員爭相發言的主題——若是他老人家直接將整個戰略說的清清楚楚,下面人覺得其中有不足之處,那到底是指出好,還是不指出的好?
領導都要在最後才發言,那也是有道理的。
“臣以為,持雲關屈上將軍用兵如神,麾下三座神射陣列可抵三員鬥將,必可擔此重任。”左司馬劉臣站出來,直接推薦了一名上將軍。
“不可,持雲關何等重地?若是屈上將軍離開,燕國攻勢如何抵擋?”有人站出來反對,卻是五門都尉雷廣。
在楚國,關是純粹的軍事要塞,一般都坐落在交通要道之上,城則是兼顧軍事要塞和政治中心、經濟中心的集合體。
雖然城池的規模一般比關的規模大得多,但真正的前線重地還是各大關口。
持雲關就位於燕楚交界處的王屋山脈缺口處,是楚國對燕國的第一道、也是最強的一道防線,由一位上將軍親自坐鎮。
“前些日子,大王遣姬略大夫前往燕國,與燕國達成互市之議,約定三年不戰,以屈上將軍能為,平定南方之亂豈用得三年之久?”左司馬劉臣反駁道。
“不然,如今乃是大爭之世,燕國若是背信棄義,我等又能如何?”雷廣說道。
在古代,各國之間的戰爭非常簡單。
大家約好時間地點,一起帶著兵馬去打一仗就完了,根本沒有什麼戰略戰術可言。
那時候人心淳樸,對方是老人不打;對方陣列沒擺好不打;對方匆匆趕來,沒休息好也不打。
那個時代,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一場賭博,賭贏了拿走賭注,賭輸了回家攢錢,等著下回翻本。
雖說這樣打仗看起來很蠢,但那時候的戰爭對國家的破壞很小,除了人丁傷亡之外,只有戰死之人,很少有因為戰爭而餓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