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是帶有文化特色的高階消費場所,不但消費昂貴,而且顧客多少要有些文化才行,劉野這種大老粗,錢也不過是幾兩銀子,自然被青樓拒之門外。

劉野覺得自己受了些屈辱,不過人家能在城裡開青樓,自然是黑白兩道都打理清楚,不是劉野這種小小伍長動得了的,所以劉野回去也不逛窯子了,日日打磨武藝,希望積累軍功升上什長、夥長乃至隊正。

也不需要營正那麼大官,只要他能升到統領百人的隊正一級,那青樓就要拍他馬屁——這倒不是劉野自己瞎估摸,而是他那一隊的隊正呂高親口告訴他的。

只是劉野的功夫沒有真傳,軍中伙食可以保證不餓,卻不能放開肚皮吃飽,肉食更是三日才有一次。

在這種營養支援下,別說他沒有外家真傳,就算是有,也未必能練出什麼名堂。

沒錢啥也做不成。

可當了南河府的俘虜之後,那位大人獨自進了俘虜營,先是殺人示之以威,然後開始講話——幾句話便說到了劉野心底裡去了!

劉野跟著大家一同振臂狂呼‘共富貴’!

人生難得幾回搏!

以前自己想搏沒機會,如今有機會還不抓緊?

就在這時,那位大人似乎聽到了他的聲音,朝他這邊掃了一眼。

劉野可以感覺到,就是這一眼,那位大人便在自己體內留下一道精神,引導自己氣血有規律的運轉起來。

自己和那位大人之間,似乎建立起一種極為隱晦的聯絡。

————————————————

貴族統治已經持續的太久,彷彿這世界由貴族來統治就是天經地義一般。

幾乎所有人都把晉升貴族當做階層躍升的唯一道路,而這條道路對於投胎水平不那麼傑出的人士來說,狹窄到不能用獨木橋來形容,只好說勉強有一線縫隙而已。

當年秦國武風之盛冠絕天下,男女老幼人人習武,以一國之力對抗六國聯手,依然抵抗了許多時間。

就是因為秦國打破規矩,實行武功封爵,行二十等軍爵制,給底層人士開闢了一條切實可行的突破階層道路。

所以秦人以從軍為榮,聞戰則喜,兩軍對陣,死不旋踵。

除了尋常士兵敢死敢戰之外,秦軍人才最盛時更是高手如雲,同時有四名鬥將,還有五名宗師在軍中掛名任職——這在其他各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宗師超凡脫俗,獨來獨往,傲視王侯,就算各國君王見了宗師,大多也要稱一聲‘老師’。

這等人物,誰肯受軍法約束?哪怕只是掛名也沒人肯。

只有秦國以從軍為榮,才能讓這些宗師為軍中所用。

當時秦軍威壓天下,幾乎有橫掃之勢,被六國所忌。

若不是秦國的威脅太大,一次不宣而戰,也未必會激起如此公憤,使六國前所未有的簽署連橫之約。

當時六國精銳盡出,光是武道宗師就有二十三位出手,天下鬥將幾乎人人參戰,這才使得秦國一敗塗地,最終不得不逃離中原。

所以鹿梧號稱自己要借用秦國二十品軍爵制度,頓時引起某些軍官們的興趣——大老粗們不知道二十品軍爵制度的好處,有些文化的軍官卻是知道,二十品軍爵制是軍人最好出頭的制度。

鹿梧專門借鑑秦國二十品軍爵制度,就是要在收攏士兵軍心的同時,也收攏些軍官之心——當然,這些人都是鹿梧撤掉職務的,在沒有確定忠心之前,鹿梧情願拿他們當炮灰使喚,也絕不肯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