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強的人,可以很快摸索到,天賦弱的人則慢上許多,甚至一生無望。

另一種方法則是人工啟用,只是這個方法下面卻寫著不建議使用。

因為人工啟用主要是以別人的意來刺激自身的意,迫使它應激而發。

因此意的激發是很快的,畢竟人都有自我保護意識,只是這種意來的快,未來成就也是有限的。

因為意的出現只是開始,證明你摸到了門檻,後期的修煉才是主要。

據古書記載,古有大能者,意志一出,全國皆入意境。

這是什麼概念,一個人完全可以覆滅一個國家,恐怖如斯。

當然,蘇白並不認為真的會有這種大能,應該是古人杜撰出來,就像是神話之類的故事一般。

下面的例子參考價值並不高,因為不好實施。

豐元兩千七百年,李姓囚犯,因當街強搶良家婦女,被除以斬刑。

臨死前,感應到意,具現出屠刀,大鬧刑場,後被大能鎮壓,實施斬刑。

豐元兩千七百三十年,張姓魚販,因魚賣不出去,家中老孃病重,壓力極大的情況下,感應到意。

領悟水之意志,自此與水中行去自如,後被聖人重用,戰死與四國戰役,追加子爵封號。

豐元兩千八百零三年,七歲稚童因不喜讀書,被父親強迫讀書後,感受到火之意志。

隨後將所有書籍全部焚燒殆盡,因年歲教小,後被白儒書院培養,成為一代將軍,征戰四國,創造多次戰功,名留青史。

豐元兩千八百七七年,一名十七歲少女,因不滿家族婚配,感受到風之意志。

可自由翱翔於天空,捲起龍捲摧毀屋舍。

後因許配之人家執意迎娶,發生激戰,戰敗隕落。

蘇白大概的看了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其實整理下來,都是情緒有了大起大落,偶然間感應意志。

實際上,例子最多的還是天資聰慧,自行感悟的,只是這個沒什麼參考價值罷了。

像蘇白這樣,三次競技者的實力,你說他天賦異稟也不見得,詩也是抄的,想要快速感受到意,卻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思索再三,蘇白還是決定先試一試,成不成功再說。

他緩緩盤坐下來,眼睛緩緩閉上,放空自己的心神,這隊伍常年獨自一人的蘇白來說還是非常簡單的。

在大腦一陣空白中,他開始集中一點想著自己的意志到底是什麼。

就這樣一直反覆的想,反覆的想,可不知過了多久,腦海中依舊只有這一個問題,沒有其他變化。

蘇白沒有放棄,繼續嘗試著,思考,思考在思考。

突然,他的身體表面發生了變化,一種無形的力量開始匯聚,最後融合成一個橢圓形的黑蛋,彷彿要孵化出什麼一樣。

此時時間也不過才一柱香而已,比他看的例子裡最快的記錄,還要快上兩柱香。

可蘇白卻像絲毫沒有感受到一樣,依舊處於平靜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