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李財主來訪(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清早,趙經文便火急火燎的趕到縣城當中,見到了李財主,並且將太清觀的事情說出。
總之經過了一番渲染後,在李財主眼中,趙長青已經成了一名得道高人了。
本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他親自帶著幾名護衛前往太清觀。
觀內。
經過官府運作之後的名氣,基本已經停滯下來,要是想在維持此前的熱度,沒有新的熱點,只怕會很艱難。
曹蒹葭這時來到此處,也是為了要跟趙長青商討此事。
她來到三清殿內上了一炷香,恰巧看到重塑後的神像,無奈笑道:“你也太摳了點,不過重塑神像後,確實有了幾分神韻。”
身處此殿當中,她突然感到了幾分心安。
這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十分玄妙。
想來是重塑神像之後,令聖人老爺降了幾分神韻。
“重建道觀,不能操之過急,沒準等你下次來的時候,這三清殿當中的神像,還會發生一些變化。”
趙長青知道她指的什麼,但是也沒有特意去解釋。
因為在他看來,有些事情,越去解釋,卻越難以解釋清楚,倒不如順著她的意思將錯就錯。
“我來找你,是蘇大人的意思。”
曹蒹葭不再去糾結神像,轉而說起正事:“蘇大人推斷,你斬殺狐妖之事,應該要暫告一段落了。
雖說官府極力宣傳,但是效果也不算太好,要是你還想維持這麼樣的一個熱度,得為百姓做一些實事。”
趙長青點了點頭,“其實這件事情,貧道認真思考過,但是貧道認為,有些事情強求不來,還是順其自然吧。”
他覺得官府有利用自己的嫌疑。
當然,這其實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不過他始終認為,適當的與官府保持一定距離,還是有著些許好處。
別看他現在跟曹蒹葭挺熟,但這是在對方眼中看來如此。
其實在他的眼裡,他跟任何人都不熟,本質上都是相互利用的關係,誰也不會去完全信任誰。
最重要的是,他現在不想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那樣會使自己陷入淤泥之中不可自拔。
“你也不用想得太多,蘇大人沒有什麼惡意,更何況此事也是我提出來的,宣傳你們道觀,對民眾的思想建設有一定好處。”
曹蒹葭直言說出蘇御的本來目的。
其實這件事情,倒是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他們這些當官的,無論面對多少的明槍暗箭,但是在人前一定是維持著一種以百姓名義說話的口吻。
這沒什麼錯,相反還大大有好處,因為那會時刻提醒他們,應該要怎樣做事。
昭宗駕崩之前,江湖上的捉妖人或是某些官方機構,統統是將斬殺妖魔鬼怪放在前面,而不顧百姓生死。
因為有時候,那些妖魔會以百姓性命做要挾,久而久之,官府便預設,只要能夠斬除妖魔,死傷大可忽略不計。
漸漸地,百姓性命在捉妖人眼裡便不值得一提了,這樣的做法,也是想將傷亡降到最低。
畢竟那些妖魔鬼怪,可是從來不按照常理出牌,他們一面要挾百姓的同時,還想抓住捉妖人的把柄,以此來殺了他們。
昭宗駕崩之後,新皇李長柷才正式宣佈,將百姓安危放在最前,想要以此來改善混亂不堪的大唐政壇。
這些年來,確實因此出現了一些好官,比如像是蘇御或者曹蒹葭等人。
但是大唐政壇能否呈現出欣欣向榮的一面,還是要看最近這幾年的社稷氣象如何。
想讓政壇穩定,甚至越來越好,只能從最底層的百姓下手,他們一旦得到了切實的利益,大唐的政壇才能走得更遠。
蘇御深諳此道,所以每每想要施展什麼新型政策時,都會提前佈局,將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抹除,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用於管理。
不過,重塑百姓思想之難度,不亞於趙長青透過神魔令為神像塑造金身的難度。
所以在冥冥當中,他有感覺,自己已經與官府產生了聯絡,而且這種羈絆在短時間內是無法隔斷。
“此事不急,貧道還是竭力將目前的香客留住再說。更何況,貧道始終認為,宣傳道觀不如宣傳道教的思想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