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合理避稅(第1/4頁)
章節報錯
為了適應港島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並沒有直接讓他們去中天實業上班,
而是先讓在旺角大廈的公司工作一個星期,然後,再調去深水埗的工廠,去生產線鍛鍊鍛鍊。畢竟在這裡有很多內地老鄉。
另外,也考慮到他們剛到港島,多多少少會花錢,就容許在一個星期之後支錢500元,這樣做的目的,還是打廣告,方便後續招聘。
關於之前擔心公司所得稅的問題,財務部沈嚴就研究了港島的財務和法律,拿出初步的解決方案:
“老闆,有時間嗎?你看下這3樣避稅方案怎麼樣?”沈嚴站在辦公桌前,問道。
高志誠放下手裡工作,從對方手裡接過資料夾,先是大概翻了一下,還行,然後,讓沈嚴先坐下來,再認真確認:
第一個方案就是把公司註冊到英屬維爾京群島,
好處有很多,註冊要求最低,監管力度最小,能設立註冊資本在5萬美元以下的公司,最低註冊費僅為300美元…,
可以說受避稅的天堂。
這一個方案,高志誠想了也沒有想,直接否定了,
因為公司要想在港島發展,建立商業帝國,壟斷傳媒,房地產,銀行…,
必須把註冊地放在港島,
否則視為跑路的節奏,不管是現在的英國,還是以後的華夏國,是非常不歡迎的,
絕對不會把港島的生意交給一個註冊在國外的公司。
接著就看下一條方案,就是利用港島的稅收法律,可以免去部分稅,但是有條件:
例如合同不是在港島當地籤的,客戶也不是港島的,貨物也沒有在港島當地報關…,
按照這一個方案,要想免稅,就是把工廠設在內地才行,但是,目前沒有這樣的打算,所以,高志誠也把這個方案否定了。
第3個方案,就是最簡單的辦法,增加公司的運營成本,這樣就會降低所得稅,例如以公司的名義購買汽車,房產…,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把業務分散,原來一個公司名下做的業務分成23個公司做,這樣既可以增加成本攤消,又可以降低企業所得
對於沈嚴第3個避稅方案,高志誠認為比較合理,就是以公司的名義購買房產。
見老闆半天沒有說話,沈嚴有一點著急:
“老闆,這3個避稅方案,可以嗎?”
高志誠放下手裡資料夾:“第3個避稅方案比較合適,其它2個不合適。”
沈嚴稍微安心:“那麼,老闆,是購買汽車呢?還是房子?”
高志誠邊想邊說:“目前公司有2部車,應該不需要,畢竟車不保值。”一個是用於外出拍攝外景,另外是剛買不久的新車。
沈嚴聽出了意思:“老闆,你是說購買房產?”
高志誠搖搖頭,沒有立即回答,然後,想了想去,還是購買鋪子比較好,一是保值,二是讓老家的人來,增加實力,人多勢眾:
“阿嚴,商鋪比較合適,最好在年底之前,購買3間,因為我打算讓家鄉的人,來這裡做餐館的生意,”
沈嚴詢問商鋪是購買在哪個區:
“老闆,我對港島的瞭解,中區以及維多利亞港口附近的幾個區,都是金融區,屬於港島最繁華的區,不適合做飯店生意,油旺角區是商業區,適合飯店生意,特別時小本生意。”
高志誠贊同道:“阿嚴,你說得沒有錯,老家的飯菜再這裡是小眾市場,在中區開飯館,不合適,”
沈嚴:“好的,老闆,我選好位置,再給你確認。”高志誠點點頭:“阿嚴,公司目前資金充足,所以,商鋪位置一定人氣,最好離公司近,”
“好的,老闆,我馬上去辦。”說著,沈嚴離開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