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不解:“如果把第一首歌作為專輯的主打,我認為是毀了這一張專輯!”

高志誠堅持道:“羅先生,我剛好與你相反,認為這一首歌會帶動這一張專輯的銷量!”

對方皺眉:“以我對華人音樂市場,以及港島音樂的認知,這一首歌單獨作EP,沒有人會購買!”

高志誠沒有回答,因為這涉及到商業,但是,把話題轉回到第一個:

“羅先生,你不是說想知道,這一張專輯,是誰作曲?”

對方的反應,是很期待。

高志誠就直接說出,這一張專輯,包括所有的工作,包括作詞作曲和製作,都是由本人完成!

羅達佑不相信:

“高先生,這一張專輯,全部由你製作的?”

高志誠自信點點頭。

對方一臉驚訝,瞪大眼睛看著高志誠:

沒有想到眼前的年輕人,穿著如此普通,完全看不出是2家公司老闆,能力是如此之強!

李東昇也確定了時間,最遲在12月底前來公司報道,對方如此之快,原因是80年代,國家是鼓勵的公務員自主創業。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個性,根據重生前的新聞記載,有2次的機會可以當官,但都拒絕了。第一次就是剛畢業,可以去惠陽地區做公務員。就主動要求去工廠、搞實業。去的這家名為TTK 的小電子廠,就是TCL的前身。

第2次就是在90年代,他已經是TCL的CEO,等待他的崗位是慧州市副市長。這一次,他又選擇了放棄,決定繼續在科技行業奮鬥。

這就是一個工科生的固執,是十分期望把自己所學的專業,發揮出來。

就這樣,確定了公司目前最重要的專案管理人之後,高志誠稍微輕鬆一點,後續在這兩個專案上,不用親力親為了。

高志誠就提前下班,回到家之後,就躺在家裡沙發上,看著電視,喝著茶,思索著公司接下來的發展。

何時進入港島的房地產,一直是高志誠所考慮的,太早,太晚都不合適,

目前港島有4大地產商,長江實業的李加誠、新世界的鄭鈺彤、新鴻基的郭家、恆基兆業的李兆基,已經基本商壟斷了港島地產,

如果外人進入該行業,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對方在資金上,還有在人脈上,他人是無法比擬的,必定受到打壓!

對高志誠來說,謹慎一點總是沒有錯的。

但是,在80年代中期,並非是沒有機會,這需要把握。

想到這裡,高志誠稍微有了頭緒,喝了一口茶,把目光放在電視螢幕上,

電視播放著港督尤德爵士接受TVB財經新聞專訪,向港島老百姓彙報下一年1986年的經濟狀況。

但這不是正式的港督施政年度報告!

尤德是出生在20年代,頭髮已經是灰白,但精神抖擻,可能是在電視上的原因吧,

他就先展望了1985年的港島發展狀況,匯率穩定,房價穩定上升,經濟增長達到雙位數…等等,亮眼的成績。

按照今年的發展資料,明年港島的經濟發展會更好。

這樣的話題,大約談了10分鐘,氣氛還算融洽。

但是TVB財經主持人問題一轉,問起了港島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南越的移民問題。

因為港島老百姓在內地都是有親戚的,就質疑港督的移民政策,為什麼對南越的移民,這麼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