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再度紛亂。

只是這一次,紛亂格局在於修真各派,凡俗世界反倒由於修士入世,很快從混亂中平定,逐漸安寧。

是日,青雲山一派熱鬧。

封亦定下的一月考驗之期已過,前往白巖城的張小凡與前往康居的齊昊,將在今日回返,同時在一眾青雲同道面前評定出優勝,以確定掌教繼任之人。

眼見一座“行雲舟”穿雲破霧而來,正是齊昊先至。

此一月中,齊昊與十位同門入世康居城,懲惡除強、壓服城中殘存豪強為己用,大刀闊斧執行心中韜略。一月後,康居紛亂抵定,重現太平,齊昊再宣佈青雲收授門人一事,頓時應者雲集。

一番測驗之後,單隻康居一城,齊昊竟收納自願上山的門人弟子一百餘人。其中資質上佳者並不多,大多數人資質尋常,若在以往,這些人是不夠資格加入青雲,勉力修行,也難有成就。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封亦通習五卷“天書”,再度改良之後的“蛻凡歸真訣”,已然能夠大幅改善世人體質。資質尋常之輩,只要勤奮刻苦,有“蛻凡歸真訣”助益,再不及大多也能靠時間堆積,把修為推到“御物境”去。

在以往,這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齊昊對此感受頗深,需知他這麼短的時間裡,在一座城池及其影響的百里之內,就能收到兩百多合格的修道傳人。若放眼天下,豈不是意味著青雲門的弟子人數很快就能成百上千,甚至達到從不敢想象的萬人?

齊昊心中激盪,頗為熱切。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取得如此成果的齊昊,最後竟並沒有獲取優勝。因為張小凡回返青雲,竟帶回三百餘弟子,年齡從四五歲到十四五歲,幾乎將白巖城適齡孩童盡數囊括!

當那三艘行雲舟飛行而來,投下的陰影遮蔽了雲海廣場一片區域,徹底將齊昊震撼。其餘旁觀的青雲門人,無不對此萬分驚詫,議論紛紛。不過封亦在看見行雲舟上三百餘弟子衣飾穿著之後,面上露出微笑,知道張小凡比齊昊更先一步領會到傳道天下的神髓。

那些弟子中,齊昊麾下,少年男女整潔的衣著中,多透出幾分貴氣,可以窺見大多出身不差;而張小凡的行雲舟上,那些弟子裡許多都穿著樸素衣裳,數目比齊昊更多的,正是這一部分人。

齊昊很快也覺察到了這一點。

等封亦召來兩人,問詢了他們此行感悟與收穫之後,他笑著道:“齊師兄是否不解?”齊昊知道自己多半是某處失算了,點頭看著張小凡:“還請張師弟解惑。”

張小凡自無不言,只是他講完自己所作所為,齊昊愈發疑惑。

他這一月,也如張小凡那般恪盡職守,招收門人弟子同樣昭告全城,確保過此事無人不知,怎麼最後收到的弟子數目差距這麼大?張小凡若有所悟,急切間,沒能想明白。

封亦為他們解釋道:“齊師兄,你此次之敗,並非不夠用心,也並非康居百姓不信任你,只是站的角度不同,導致結果差異頗大。師兄自上而下,百姓視師兄為解救者,尊重敬服,卻也距離自生。師兄恐怕不會想到,對於終日謀求生存與飽腹的普通人而言,修真煉道實如夢幻泡影,他們連邁出第一步的勇氣都沒有吧?”

齊昊皺眉:“那張師弟——”

封亦感慨:“張師弟出身草廟村,他雖未強求,卻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白巖城普通人中,是為自下而上。尋常百姓皆視他為與自己一樣的人,同樣信任與感激,卻沒有了那份可望而不可即的距離,故此方才應者雲集。”

齊昊恍然,也有些錯愕:“竟是如此?”

封亦點頭:“就是如此。”

張小凡欽服,嘆道:“師兄一言,果如撥雲見日,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

封亦微笑,環顧四周,語重心長地開口:“諸位,我們佈道天下,將以往秘而不宣的真法公佈出去,為的是什麼?為的正是打破桎梏,打破隔閡,讓世間撕裂的兩個階層再度融合,要做好此事,自當如張師弟這般落到世人最基層所在。要是挑挑揀揀,又在世人中形成割裂,豈非全然違背了我們的本意?”

眾皆歎服,齊身稽首拜服,口中道:“謹遵掌教師兄教誨!”

封亦目光幽深,嘴角噙著神秘難測的笑意:“吾等今日所行之事,前程遠大,路有荊棘。唯有一事不可忘,那便是吾等佈道天下,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全民修真’!”

也只有如此,未來人間方能聚起對抗陰冥的力量!